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土族丧葬服饰探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丧葬就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一整套方法,丧葬观念的产生是受灵魂和灵魂不死观念的影响。人类最初对尸体采取自然葬法,有《孟子·滕文公上》为证:"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1]。
作者
杨晓鸿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
出处
《中国土族》
2010年第3期61-63,共3页
China's Tu Nationality
关键词
丧葬文化
死者
丧服制度
土族
服饰
服装佩饰
分类号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邢海燕.
青海土族服饰中色彩语言的民俗符号解读[J]
.西北民族研究,2004(4):160-166.
被引量:12
2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编..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概况[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17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杨国.
身份·地位·等级——少数民族服饰与社会规则秩序的文化人类学阐释[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0,14(4):20-26.
被引量:2
2
潘定红.
民族服饰色彩的象征[J]
.民族艺术研究,2002,15(2):36-43.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11
1
欧阳椿陶.
青藏铁路对青海民俗文化的影响及对策[J]
.消费导刊,2010(5):242-242.
2
文忠祥.
论土族民间信仰象征[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2):25-31.
被引量:3
3
易嘉勋.
论民族民间美术中的图腾崇拜[J]
.设计艺术研究,2011,1(3):27-30.
被引量:2
4
甘泉.
土族色彩观的民俗学探析——以土族服饰色彩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2012(4):220-223.
被引量:5
5
曲义.
土族服饰的艺术特征[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5(5):84-86.
被引量:1
6
田虎,雷振东,和苗.
土族建筑的色彩体系建构[J]
.华中建筑,2017,35(6):108-113.
7
胡晓阳.
土族特色头饰——“灵魂”扭达儿[J]
.参花(上),2018,0(7):125-125.
8
马健.
丝绸之路青海段沿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调查研究[J]
.丝绸之路,2019,0(3):160-163.
9
周莹,许靖熙,吴济池,木斯.
青海土族盘绣艺术中的文化采借与认同[J]
.丝绸,2023,60(11):117-125.
被引量:1
10
高强.
陇县社火服饰色彩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4(5):53-55.
1
堯.
河南省成立历史研究所[J]
.史学月刊,1958(5):5-5.
2
田浩,劉倩.
我與中國研究的不解之緣[J]
.历史文献研究,2014(2):313-322.
3
周汝昌.
曹雪芹上世与山东的真关系[J]
.齐鲁学刊,1995(5):61-64.
4
王畅.
赵匡胤祖籍与上世陵寝问题辩证[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4):86-90.
5
孙贤坤.
浅谈《中国史叙论》中的三个历史进程[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11):19-20.
6
杨维军.
历史上的盗墓现象述略[J]
.丝绸之路,2000(S1):56-58.
7
三字经(七)[J]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09(9):16-17.
8
陈华文.
在生存与再生之间──论灵魂信仰与丧葬文化[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4(4):55-59.
被引量:4
9
具圣姬.
略论汉代人的死后“地下世界”形象[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1):90-93.
被引量:3
10
朱冬.
论云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文化蕴涵[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S1):234-238.
被引量:7
中国土族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