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威廉·布莱克诗歌特点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诗人,其诗歌主题鲜明,用词浅显,韵律简洁,意境深远,以批判、宗教、象征为主要特征。本文结合诗人的代表作《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论述诗歌中的宗教色彩、批判色彩以及象征色彩。
作者
李桂媛
机构地区
天津外国语学院基础课教学部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7-88,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宗教
象征
批判
《天真之歌》
《经验之歌》
分类号
I561.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9
1
王淑萍,贺月娟.
天真世界的迷失——读威廉·布莱克的《经验之歌》有感[J]
.时代文学,2008(10):140-140.
被引量:1
2
曾方荣.
布莱克诗歌中的伦理思想[J]
.外国文学研究,2005,27(6):20-27.
被引量:6
3
唐梅秀.
布莱克对弥尔顿的误读[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2(6):57-61.
被引量:7
4
叶芝,黄宗英.威廉·布莱克与想象力[J].诗探索.1997(02)
被引量:1
5
Brenda S.Webster.Blake‘s Prophetic Psychology[]..1983
被引量:1
6
Kathleen Raine.A Choice of Blake‘s Verse[]..1970
被引量:1
7
T.G.Nieh,T.Wadsworth and O.D.Sherby: Superplastic-ity in Metals and Cera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UK.1997
被引量:1
8
Tennessee Williams.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被引量:1
9
Patricia Leighten,Reordering the Universe: Picasso and Anarchi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198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张炽恒.
布莱克——现代主义的预言者[J]
.外国文学评论,1989(4):103-106.
被引量:7
2
林丹华.
《失乐园》:一部人类史诗和圣经史诗[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3):84-89.
被引量:4
3
[3]郭群英.英国文学新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被引量:2
4
(英)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著,张炽恒.布莱克诗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
被引量:1
5
[英]弥尔顿(J· Milton) 著,朱维之.失乐园[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6
刘朝晖.
“影”之谜:对布莱克的女性主义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2000,22(1):81-86.
被引量:4
7
胡光.
弥尔顿心中的上帝[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18(1):42-46.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0
1
曹良成.
“死”出“爱”没——布莱克《爱的花园》解构试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9):202-204.
2
马凌.
阐释与语境:弥尔顿影响[J]
.新闻大学,2007(4):35-42.
被引量:11
3
乐美儿.
在后现代语境下重审布莱克诗歌中的自由精神[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1):93-98.
4
唐梅秀.
布莱克的反律法主义宗教伦理观——《天堂与地狱的婚姻》之圣经解读[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3):21-25.
被引量:2
5
齐宏伟.
论弥尔顿《失乐园》中的撒但形象及长诗主题[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1):109-113.
被引量:17
6
刘保安.
论布莱克诗歌中的宗教文化倾向[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6):57-59.
被引量:1
7
周玉军.
论弥尔顿的视觉想象力——以《失乐园》为例[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20(2):68-73.
8
刘立壹.
国内弥尔顿研究述评[J]
.社科纵横,2013,28(7):135-138.
被引量:3
9
曹良成.
情爱的现状、实践和理想——布莱克爱情诗伦理学分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76-78.
被引量:1
10
ZHANG Yu-ting.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atan in Paradise Lost[J]
.海外英语,2013(24):253-254.
同被引文献
14
1
尚必武.
简单和复杂的完美结合——浅谈威廉·布莱克的诗歌[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1):74-77.
被引量:1
2
尚必武.
美来源于现实——评济慈《秋颂》[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72-73.
被引量:6
3
李筱.
浅析威廉·布莱克诗中的对比运用手法[J]
.作家,2008,0(10):79-79.
被引量:2
4
赵卫.
威廉·布莱克诗歌文体试析[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6):66-69.
被引量:3
5
胡萍,陈珊济慈《秋颂》的美学赏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被引量:1
6
章燕.永生的启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名篇赏析[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被引量:1
7
郭峰.
论济慈诗歌的生态思想[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5):88-92.
被引量:5
8
黄利华.
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看济慈的《秋颂》[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2,12(1):58-62.
被引量:1
9
沈敬萍.
约翰·济慈《秋颂》中的物质美[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100-103.
被引量:5
10
罗洁.
重构的神话谱系--威廉·布莱克作品中的反叛性研究[J]
.美术观察,2016(3):142-14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赵博.
威廉·布莱克《秋颂》和济慈《秋颂》比较研究[J]
.文学教育,2016(14):18-19.
被引量:2
2
陈静,张莉.
浅析威廉·布莱克诗歌的意象特色[J]
.青年文学家,2012,0(27):11-11.
3
刘雨倩.
威廉·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与路寒袖《陪我走过波丽路》诗画合一的探究[J]
.青年文学家,2019(14):108-109.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瑶,宁梅.
《秋词》与《秋颂》的比较与阐释[J]
.青年文学家,2019,0(20):90-92.
2
刘雨倩.
威廉·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与路寒袖《陪我走过波丽路》诗画合一的探究[J]
.青年文学家,2019(14):108-109.
1
胡骁,闫潇潇.
浅析威廉·布莱克的诗歌——看似简洁而通俗的语言中影射“严肃”的问题[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6(7):25-26.
被引量:2
2
郭勇丽.
对比布莱克的《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J]
.才智,2014,0(14):253-253.
3
谢奇苑.
布莱克诗歌中“天真”与“经验”的悖论[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7):90-91.
4
Boyer,心窗.
多才多艺的诗人:威廉·布莱克[J]
.中学生(初中作文版),2012(2):64-64.
5
张静君.
威廉·布莱克诗歌中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J]
.青春岁月,2015,0(15):12-13.
6
张红,王娜.
“人类心灵的两种对立状态”——浅析布莱克的《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3(3):20-21.
被引量:1
7
魏金龙,马勇,李嫦英.
浅谈布莱克世界观的转变[J]
.作家,2008,0(2):114-114.
8
闫晓茹.
一粒沙子看世界——从布莱克的两首同名诗看诗人创作思想的演变[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1):30-32.
被引量:1
9
徐洁,韩朝旭.
浅析威廉·布莱克诗中的对比手法及艺术特色[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77-78.
10
李菁菁.
扫烟囱孩子的上帝——布莱克《扫烟囱的孩子》赏析[J]
.科技资讯,2012,10(35):244-244.
作家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