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30
-
1白明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的再审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51-57. 被引量:18
-
2廖湘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实现[J].教育科学,1999(2):1-4. 被引量:14
-
3程民治.管窥现代物理学家的科学美学观[J].江西社会科学,1996,16(6):73-76. 被引量:5
-
4杨振宁,张美曼.美和理论物理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10(1):1-7. 被引量:73
-
5胡志华.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3):269-272. 被引量:9
-
6[4]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被引量:11
-
7[12]托马斯. 伟大科学家的生活传记[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0. 被引量:3
-
8[4]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被引量:12
-
9[4]哥白尼.天体运行论[M].叶式辉,译.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 被引量:2
-
10[5]Johannes Kepler Gesammelte Werke,ed.W.von Dyck,M.Caspar et al,Munich,19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
-
1王亚伟,刘莹,卜敏.数字虚拟仿真技术在大学物理学光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5(1):83-85. 被引量:6
-
2李志红,李学佳.纺织材料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5(1):92-94. 被引量:5
-
3陶建华.关于独立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学理论,2010(23):208-209.
-
4王根顺,孙俊俊.大学课程改革的“四个结合”与“两个转变”[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29-33. 被引量:1
-
5黄加寿.试论物理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3(3):8-8. 被引量:2
-
6黄加寿.试论物理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J].大视野,2009,0(3):237-237.
-
1杨雪峰.加强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09,6(27):218-218. 被引量:3
-
2杨叔子.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J].教育科研参考,2002(9):7-12.
-
3刘杰.论科学人文的师德本体价值[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6(4):73-74.
-
4陈东(摄影).科学人文教育融合与复合型教师能力培养国际研讨会[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3).
-
5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J].湖北教育,2015,0(3).
-
6郎利玲.不断反思 方能提高[J].青海教育,2006(1):15-15.
-
7麻艳香,蔡中宏.在互动中发展的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0,28(1):183-186. 被引量:9
-
8吴绍芬,吕卓超.时代发展呼唤科学人文的交融——200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02(23):26-27. 被引量:19
-
9杨叔子.科学人文:融则利而育全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0(12):1-2. 被引量:2
-
10李阳熙,苏毓慧.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构建的原则[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6):76-7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