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剩余权力及其配置
出处
《甘肃金融》
2005年第6期14-16,共3页
Gansu Finance
二级参考文献49
-
1钱颖一.企业理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4(4):2-12. 被引量:23
-
2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31(6):71-79. 被引量:2175
-
3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31(9):3-15. 被引量:1552
-
4(美)D C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缋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被引量:1
-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被引量:1
-
6(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被引量:1
-
7(美)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解释,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被引量:1
-
8(美)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被引量:1
-
9(德)柯武刚 等.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被引量:2
-
10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4
-
1董巍,董榕.我国家族企业控制权内涵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112-117.
-
2王弘钰,于桂兰.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研究[J].人口学刊,2005,27(4):26-28.
-
3杨轶.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看国有企业控制权问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5-6. 被引量:2
-
4刘燕.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2):80-81.
-
5朱志芳.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265-266.
-
6王建国.NBA联盟的利益主体及利益博弈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7):39-42. 被引量:6
-
7黄蕾,马卫,宋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系统比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47-50.
-
8贺正强.企业性质、契约生产性与财务契约二重性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5):81-83.
-
9林钟高,徐虹.分工、控制权配置与内部控制效率研究[J].会计研究,2009(3):64-71. 被引量:45
-
10刘新民.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社会科学,2010(2):89-99. 被引量:11
-
1祝建军,肖华芳.谈完善我国股票期权收入个人所得税政策[J].财会月刊,2007(5):26-27. 被引量:5
-
2何鑫.浅谈我国金融风险的现状与对策[J].活力,2013(23):26-26.
-
3孙同科.论述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契约关系下的税务筹划[J].财经界,2014(12):264-264. 被引量:2
-
4林晓甫.资本缺口——农信社改革发展的障碍[J].中国农村金融,2006,0(2):19-20.
-
5李荦.中信证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21):102-103. 被引量:1
-
6屠海鸣.两股“寒流”夹击香港 经济优势开始退化[J].沪港经济,2008(3):22-23.
-
7罗文,薛洪岩.财务报表列报效果分析——基于会计稳健性视角[J].会计之友,2010(11):104-105. 被引量:1
-
8张艳纯.会计政策选择的税务筹划[J].集团经济研究,2005(1):159-160.
-
9闫继红.网络银行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J].上海经济,2002(11):42-43.
-
10黄茹原,谢涛.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职工持股的若干思考[J].产权导刊,2014(8):4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