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国有企业人才隐性流失的思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对国有企业人才隐性流失的内涵和功能作了基本介绍后,本文重点分析了国有企业人才隐性流失的原因,针对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提出防止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建议,并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时代特征,对国有企业今后人才的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旨在实现国有企业的发展与人才利用的有效结合以促进社会进步。
作者
孙涛
刘晓瑜
田志平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
出处
《文教资料》
2005年第23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人才
隐性流失
防止利用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王成银.
加入WTO后国有企业如何留住人才[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3-5.
被引量:1
2
吴翠花.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影响及对策[J]
.理论探索,2001(5):51-52.
被引量:7
3
张雪飞,于鸣君,肖利哲.
如何防止企业人才流失[J]
.科技与管理,2000,2(4):57-5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徐曼倩.
如何赢得员工的心[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8,15(7):28-29.
被引量:1
2
孟庆军.
企业人员流失 如何化险为夷──浅谈人力资源动态风险管理[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16(8):29-3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7
1
郭力立,胡若歆.
人才流动的成本收益函数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9):158-160.
被引量:5
2
周阳.
论政府部门的人才流失[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9-11.
被引量:1
3
陈晓红.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关于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综述[J]
.法制与社会,2007(10):787-788.
4
杜怡珺.
基于新形势下的L公司员工离职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5(18):13-14.
5
李红英.
企业研发人员保持策略研究[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7(3):25-28.
被引量:1
6
施晓奕.
企业核心员工流失原因及防范措施[J]
.技术与市场,2024,31(3):159-162.
7
程森成,程建君.
个人因素对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影响探析[J]
.理论月刊,2003(11):153-15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
1
王俊强.
透视人才隐性流失现象[J]
.人才资源开发,2006(2):28-28.
被引量:4
2
(美)保罗·S.麦耶斯(PaulS.Myers)主编,蒋惠工等.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M]珠海出版社,1998.
被引量:3
3
王菲.
从人力资源危机看人才管理——论国有施工企业如何改进人力资源管理[J]
.商业经济,2009(4):110-111.
被引量:13
4
孙志伟.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逆向选择与规避措施[J]
.经济论坛,2010(1):188-191.
被引量:7
5
张敬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中国人才,2011(5):71-73.
被引量:1
6
李斌.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流失原因解析[J]
.煤,2011,20(6):88-8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宋瑞华.
人才隐性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J]
.沧桑,2014(6):193-195.
被引量:2
2
潘峤.
国家机关科技人才变质现象研究[J]
.科技促进发展,2011,7(S1):23-24.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钟能.
企业人才流失内因及对策[J]
.东方企业文化,2015(14):67-67.
2
赵志红.
企业核心员工隐性流失及其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7):63-63.
被引量:1
1
刘莹.
教师的隐性流失亟待重视[J]
.中国教工,2004(12):26-26.
2
廖先文.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J]
.文理导航,2017(3):32-32.
3
张健.
课堂教学时间的“隐性流失”不容忽视——对几种教学现象的剖析与反思[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2009(6):6-9.
被引量:9
4
张健.
课堂教学时间的“隐性流失”不容忽视——对几种教学现象的剖析与反思[J]
.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数学教与学),2009(10):22-25.
5
陆霞明.
试析教师队伍的“隐性流失”[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3(4):132-133.
6
张天然,钟平,刘建珠.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21(4):98-100.
被引量:2
7
李木水.
论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的作用[J]
.现代商贸工业,2017,38(1):140-141.
被引量:3
8
马晓菊.
农村教师隐性流失不容忽视[J]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4,0(12):8-8.
9
钟重.
国务院要求——减少教科书种类,提高教科书质量 降低教科书成本,防止利用教科书非法牟利[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2):89-89.
10
方方.
知识管理与企业信息化[J]
.情报探索,2004(4):91-92.
文教资料
2005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