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赤潮藻溶血活性测定标准的建立 被引量:6

Studies on performance standard for hemolytic toxins in harmful bloom alga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溶血毒素活性测定的标准化。方法以溶血毒素产生藻——海洋卡盾藻为材料,在系统分析和考查超声波细胞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不同减压蒸馏温度、不同来源红细胞及样品保存时间和温度等对溶血毒素活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海洋卡盾藻溶血毒素及活性的提取、测定最优化方法。结果超声波细胞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得到的溶血活性分别为288.23和94.89HU/L;超声时间分别为5、10、20和30min时,测得溶血活性分别为80.57、157.45、288.23和279.17HU/L;减压蒸馏温度分别为40、60和80℃时,溶血活性为288.23、124.97和120.68HU/L。分别选择兔、昆明鼠、花身和人的红细胞作为底物,测定等量毒素的溶血活性,测得溶血活性分别为244.98、288.23、266.35和195.47HU/L;将离心后的藻细胞分别于0、20和-20℃保存1、3和7天,藻细胞的溶血活性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超声波为最佳藻细胞破碎法;功率为200W时,超声时间以20min为宜;蒸馏温度应保持在40℃左右;兔红细胞对溶血毒素最为敏感。实际测定时,最好选择5%兔血红细胞;藻类样品在0℃下最多可保存3天。 Objective To explore a performance standard for hemolytic toxins in harmful bloom algae.Methods Using Chattonella marina as hemolytic substances producing organism,methods and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and optimized including cell breakage,distillation temperature,blood origin and storage of algal pellets in extraction and activity determination of hemolytic toxins.Results The hemolytic activity of C.marina broken by supersonic method was 288.23 HU/L,higher than that by freezing-thawing method(94.89 HU/L),su...
出处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3-656,共4页 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No.U0733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970502)
关键词 海洋卡盾藻 溶血毒素 测定标准 Chattonella marina hemolytic toxin performance standard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40

共引文献184

同被引文献98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