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岔口”到“Y”形文化带——重温苏秉琦先生关于中华文化与文明起源的一段论述
被引量:4
From Sanchakou(Tri-fork in a road)to "Y" Shape Blet: and An Review to the Mr. Su Bingqi's Demonstration on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共引文献62
1 吴生道.浅谈龙的起源[J] .中原文物,2000(3):24-32. 被引量:5
2 吴汝祚.中国沿海史前文化的交往和海上交通[J] .东南文化,1993(2):43-49. 被引量:2
3 田广林.东北古玉的发生与中华礼制文明的起源[J] .东北史地,2008(5):57-60. 被引量:1
4 朔知.崧泽时代皖江两岸的聚落与文化[J] .东南文化,2015(1):66-78. 被引量:14
5 范毓周.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史学月刊,2008(10):111-121. 被引量:1
6 何天明.北方草原文化融入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基本规律——中华文化格局由自在到自觉的运动轨迹透视[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30(1):37-42. 被引量:1
7 布谷.猪龙根三部曲──生殖:赵宝沟文化雄性野猪龙的浪漫主义神话 礼治:伏羲氏“龙师”是红山文化的特定产物 崇祖:殷商甲骨文的“龙”字都是雄性野猪龙[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0(1):1-18. 被引量:4
8 王潇慧.从史前玉器解读中华文明起源信息[J] .沧桑,2009(4):5-5.
9 席永杰,张国强.完善理论 求实创新——对西辽河地区史前科技发展水平研究的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1-5.
10 熊建军.冀东地区诞生礼仪之服饰民俗调查与解读——以唐山市丰润区为例[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1):53-5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6
1 席永杰.从考古新材料看西辽河流域古代科技发展水平[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S1):92-99. 被引量:3
2 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兼谈当前田野考古工作的重点或大课题[J] .文物,1986(8):41-44. 被引量:123
3 李恭笃.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J] .文物,1977(12):1-12. 被引量:75
4 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J] .考古,1991(12):1109-1118. 被引量:97
5 贾鸿恩.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玉龙[J] .文物,1984(6). 被引量:53
6 冯时.红山文化三坏石坛的天文学研究——兼论中国最早的圜丘与方丘[J] .北方文物,1993(1):9-17. 被引量:60
7 苏秉琦.中华文明的新曙光[J] .东南文化,1988(5):1-7. 被引量:63
8 苏秉琦.国家起源与民族文化传统(提纲)[A]..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C].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9 郑振香.殷墟玉器探源[A].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10 郭大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A].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玉器精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4
1 滕海键.论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文化源流中的地位[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10):1-5. 被引量:1
2 王锐英,陈荟洁,高振,王绍玉,张琛宇.桑乾河谷长城文化潮间带特征解析[J]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22,38(5):11-18.
3 阿比古丽·尼亚孜,周玥.“一横两纵”文脉助推京津冀文化协同[J] .前线,2023(3):63-67.
4 林杨,孙宏伟,张宇,索明杰,孙永刚.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的贡献[J]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24(2):34-37.
1 张晓晨.北京少儿京剧团轰动德国[J] .中国京剧,1997(6):57-58.
2 张火千[J] .中国京剧,1999(5):62-62.
3 竹天.税务女所长——姚萍[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994,0(6):31-31.
4 郭正亮.刘胡兰式的女英雄──梁奔前生平轶事[J] .党史文汇,1997,0(4):31-34.
5 李学勤.良渚文化与文明界说[J] .浙江学刊,1996(5):16-17. 被引量:2
6 章武.在天津拜妈祖[J] .炎黄纵横,2008(9):43-45.
7 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 .文物,1981(5):10-17. 被引量:268
8 李敏红.盛世的文化与文明[J] .文史春秋,2009(4):1-1.
9 刘敏.开创与奠基:秦汉史特点及对后世影响[J] .历史学习,2008(Z2):4-5.
10 邢业祥.档案资料印证 胡适之父胡传清代曾在我省东宁县任职[J] .黑龙江档案,1994(4):2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