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同行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创新的关键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优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因此,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担负的任务繁重艰巨而又紧迫。本文从科技创新的作用谈起,通过阐述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相互关系,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作者
张程花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文教资料》
2006年第3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技创新
新思路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F20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薛澜,何晋秋,朱琴.
我国高校科技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及建议[J]
.中国高等教育,2005(7):16-18.
被引量:9
2
赵沁平.
高校科技发展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0):3-5.
被引量:6
3
魏文君.
重视和推动高校科技创新[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B):200-200.
被引量:1
4
杨兴林.
科技创新与塑造创新人才的高等教育取向[J]
.宁夏社会科学,2001(4):106-110.
被引量:2
5
拜五四.
浅谈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及途径[J]
.开封大学学报,2004,18(1):64-6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叶朝辉.
加大投入 完善机制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J]
.政策,2001(6):14-16.
被引量:1
2
朱镕基.
政府工作报告——2000年3月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0,0(12):13-24.
被引量:1
3
胡石明.
产学研一体化的永恒课题——大学科技园的理论与实践[J]
.湖湘论坛,2000,13(1):52-54.
被引量:11
4
阳荣威.
智力对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有效途径[J]
.软科学,2000,14(1):8-10.
被引量:1
5
蒋云尔.
论高校科技产业与技术创新[J]
.江苏高教,2000(4):113-115.
被引量:2
6
俞鹏,彭福扬.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与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2):41-45.
被引量:14
7
张酉水.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2(2):1-4.
被引量:14
8
李正风,刘兵.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指导原则研究[J]
.中外科技信息,2000(12):55-58.
被引量:3
9
时勘,曹效业,李晓轩.
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构想[J]
.科研管理,2000,21(5):1-9.
被引量:25
10
吴涓,姜玉祥.
促进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任重而道远[J]
.科技与管理,2001,3(1):58-6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8
1
王敏俊,黄祖辉.
高校科技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0):45-47.
2
姜莉.
系统论视野下的高校科技创新[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15):20-22.
被引量:1
3
雷朝滋,高俊山,王维才.
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探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9):98-102.
被引量:1
4
曾旸.
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77-79.
被引量:7
5
杨帅,韩超.
新时期实验室建设的四个“面向”[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90-91.
被引量:25
6
胡瑞,李忠云,王国平.
中美研究型大学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比较研究与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3):145-147.
被引量:17
7
肖智强.
对高校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5):1-3.
被引量:3
8
朱爱胜.
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12A):76-77.
被引量:12
9
朱爱胜.
中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演变与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57-60.
被引量:3
10
郁健,张晓东,杨思军.
建立校内技术创新基金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
.科技与经济,2008,21(3):36-3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
1
卢铁城.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0):10-13.
被引量:32
2
李辉生.
高校创新体系及其建设[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0):89-9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刘念,朱彬,赵红军,陈谦明.
论全面推进高校创新体系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2007(6):13-14.
1
叶进.
推动科技创新 实现科教兴省[J]
.甘肃科技,2004,20(5):7-8.
2
胡浩宇.
浅析当代大学生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培养[J]
.卷宗,2013,3(7):161-162.
3
朱新力.
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144-146.
被引量:18
4
李灿华.
在科学研究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2):180-181.
被引量:2
5
任中丽.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讨论[J]
.快乐阅读(下旬刊),2012(9):28-28.
被引量:1
6
郭建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J]
.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6):48-49.
7
李克强强调:注最教育公平 推动科技创新[J]
.中国远程教育,2013(18).
8
刘志凡.
基于能力培养的物理实验创新研究[J]
.成才之路,2016,0(7):6-7.
9
邹元莲,刘四辈.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2):9-11.
被引量:3
10
洪翠苇,明薪.
浅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227-228.
被引量:3
文教资料
2006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