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新的思路作出回应,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作者
王巧玲
机构地区
聊城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06年第10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网络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新思路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以新的思路做好网上思想政治工作[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9):47-48.
被引量:2
2
田霞.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网络挑战[J].理论导刊,2002,(5).
被引量:9
3
黄志忠.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 挑战和对策[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3(3):39-41.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王晓华,李铁莉.
试论信息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1(2):14-16.
被引量:18
2
潘建华.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新路径:纲要的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2011(1):100-102.
被引量:15
3
陈勇,王艳霞.
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煤炭高等教育,2001,19(6):35-37.
被引量:30
4
赵保平.
浅谈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3(2):73-74.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11
1
吕建明.
论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4):6-8.
2
韩晋峰.
网络时代德育工作初探[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1(4):107-109.
被引量:3
3
王济伟.
高校网络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1(3):17-20.
被引量:18
4
方国才.
挑战与对策:信息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2-36.
被引量:17
5
叶青.
互联网对军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90-92.
6
秦浩,陈曦.
发挥互联网优势 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基于京津五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4):23-24.
被引量:1
7
倪洪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1):106-110.
被引量:50
8
刘子奋,邓琳.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S2):237-238.
被引量:2
9
余泽龙,蔡祖松.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发展路径[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8,0(10):288-288.
10
王华.
信息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湖北社会科学,2003(6):88-8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4
1
张丽娜.
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课水平的几点思考[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19-21.
被引量:1
2
陈莹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6):73-74.
被引量:7
3
罗昌勤.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J]
.前沿,2006(8):72-74.
被引量:11
4
邵南征.科学发展观引领人的全面发展.湖北社会科学,2006,(5):13-13.
被引量:1
5
于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建设[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07(8):51-52.
被引量:1
6
陈志军,浦解明,左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J].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06-185.
被引量:1
7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11版)[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2.
被引量:1
8
胡树森.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因及实现路径[J]
.湖北社会科学,2008(12):170-172.
被引量:5
9
张勇.
校园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8):88-90.
被引量:3
10
陈荣明.
试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选择[J]
.教育与职业,2010(9):72-7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徐小军,王晓伟.
浅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的现实依据[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1):28-30.
被引量:1
2
张林.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文化探析[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3):7-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林秀娟,顾希垚,阮海涛.
关于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
.科学中国人,2016(8Z):158-159.
1
贾建芬.
为中等生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回应《不能愧对中等生》[J]
.思想理论教育,2011(2):92-92.
2
编者回应[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07(03S).
3
武向峰,张向玉,罗永霞.
碰撞与回应:对我国小学生学习自主性和探究力的思考[J]
.教育家,2003(3):56-59.
4
韩芳,陈珊.
卡内基梅隆大学创客教育的课程开发:机构、途径与特征[J]
.电化教育研究,2017,38(7):110-116.
被引量:6
5
段斌斌.
“三个协调”:“在家上学”能否合法化的关键[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6):20-23.
6
刘伟兵.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仪式”问题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3):36-43.
被引量:8
文教资料
200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