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张彦远的“自然”品第
被引量:
3
ZhangYanyuan’s‘Naturalnes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把'自然'作为绘画最高品第首先提出来的是唐代的张彦远.那么张彦远'自然'品第的内涵究竟指的足什么?其哲学渊源又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自然'?本文对此作了一番初步的探讨.……
作者
邹昌锋
刘道琦
文云峰
机构地区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商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2008年第12期14-15,共2页
Art Panorama
关键词
张彦远
胸中之竹
眼中之竹
哲学渊源
手中之竹
虚静
创作构思
荆浩
妙悟
天地精神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1
陈斌.
张彦远个人家世并历史时代背景诸问题之研讨[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8,11(1):65-70.
被引量:4
2
王大卫.
比较与评析张彦远、郭若虚对“气韵生动”的解释[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7(8):37-38.
被引量:2
3
周积寅.
张彦远与“六法”[J]
.东南文化,1989(1):160-163.
被引量:6
4
才彦平.
张彦远的文人画理论及其影响[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2(2):5-8.
被引量:1
5
王顺贵.
从《历代名画记》看张彦远的“气韵”论[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6(3):64-68.
被引量:1
6
冯培霞.
试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人文精神取向[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5):155-157.
被引量:2
7
宁刚.
张彦远对中国书画装裱艺术的贡献[J]
.四川文物,2002(4):99-101.
被引量:1
8
刘迪.
《历代名画记》勘误一则[J]
.文史杂志,2005(2):69-69.
被引量:3
9
胡莹.
谈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文人观[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5(1):10-13.
被引量:3
10
陈斌.
张彦远研究[J]
.西北美术,2000(2):21-2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杨洁.
论《历代名画记》的品评标准[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3):20-22.
2
马修兰.
张彦远及其绘画理论研究述论[J]
.美术教育研究,2021(7):72-75.
3
张东升.
“法古求变”与“妙造自然”——沈野《印谈》的传承观与审美观探赜[J]
.西泠艺丛,2024(3):75-81.
1
傅纪辉.
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J]
.少儿美术,2011(2):13-13.
2
王文清.
戏曲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三个阶段[J]
.戏剧丛刊,2008(3):15-16.
3
郭志峰.
漫谈写生与创作[J]
.美苑,2015(1):110-112.
4
蔡松琦.
钢琴演奏乐感谈[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2):38-39.
被引量:1
5
龚伟.
我对素描艺术形式的认识[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3(1):38-39.
6
戴志东.
纪录片创作的美学思考[J]
.山东视听,2004(1):37-38.
7
孙学锋.
审美意象下的“画竹三段论”论析——兼谈郑燮题画对“意境”的丰富和发展[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109-112.
被引量:3
8
万军.
识墨 问墨 寻墨[J]
.全球商业经典,2015(9):139-143.
9
唐建.
感悟写生[J]
.走向世界,2016,0(B11):82-83.
10
陈嫣飞.
从“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谈戏曲表演人物的塑造[J]
.戏剧之家,2015(22):17-17.
美术大观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