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古都学的形成与当前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论述了中国古都学的形成及其古都学界、考古学界、历史文化名城学界对古都名城研究的概况之后,又重点论述了中国古都学当前研究的五个重点问题,即:关于中国古都学的起源问题,关于“大古都”问题,关于古都发展与地理环境变迁关系问题,关于古都文化研究问题,关于中国古都学基本理论建设问题等。
作者
朱士光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0-27,共8页
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
关键词
中国古都学
形成
研究概况
重点问题
分类号
K928.5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马正林.
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2(2):82-86.
被引量:10
2
钱学森.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在第二届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J]大自然探索,1987(0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
1
毛曦.
中国究竟有几大古都——民国以来中国大古都不断认定的来龙去脉[J]
.学术月刊,2011,43(7):144-154.
被引量:9
2
王嘉川,狄三峰.
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之发展[J]
.保定学院学报,2012,25(5):50-60.
被引量:4
3
狄三峰.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研究述评[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29(1):25-37.
被引量:3
4
何一民.
成都与安阳、南京、杭州三大古都之比较[J]
.中华文化论坛,2017(1):68-76.
被引量:1
5
何一民,陆雨思.
大古都条件变化视野下的成都大古都地位认定[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4(2):155-165.
被引量:4
6
毛曦.
中国大古都标准问题的百年回顾与当代思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2):1-8.
被引量:2
7
王建国.
中国大古都榷议[J]
.唐都学刊,2018,34(1):95-102.
被引量:3
8
张慧茹.
论郑州“大古都”[J]
.甘肃农业,2006(10X):230-231.
被引量:1
9
林程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研究[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12):184-18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4
1
朱士光.
论历史地理学对推进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意义和作用[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5):537-540.
被引量:6
2
朱士光.
探析环境变迁、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之关系,推动古都名城研究的深入发展[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18-22.
被引量:1
3
张玉石,赵新平,乔梁.
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J]
.文物,1999(7):4-15.
被引量:128
4
史念海.
中国古都学刍议[J]
.浙江学刊,1986(Z1):191-205.
被引量:6
5
邹衡.
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J]
.文物,1978(2):69-71.
被引量:107
6
阎铁城,张巍.
试论郑州在中国古都史上的地位[J]
.中原文物,1997(4):102-107.
被引量:4
7
葛剑雄.
论中国的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0(1):67-75.
被引量:17
8
豫乔.
正确看待洛阳在中国古都中的地位[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3(4):38-43.
被引量:2
9
谭其骧.
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1(1):37-45.
被引量:154
10
史念海.
中国古都概说(一)[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9(1):3-1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4
1
朱士光.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刍议[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2):308-312.
被引量:5
2
朱士光.
试论中国古都学当前研究的新态势与有待着力研究的几个重大领域[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4):325-329.
被引量:2
3
何一民.
学科构建与视野开拓:推进中国古都学研究的思考[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48-154.
被引量:3
4
张新斌.
中国古都背景下河南古都史探论[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1-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王社教,冯勰.
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进展[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6(3):5-10.
被引量:5
2
丁超.
十年来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研究评论[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6(3):10-17.
被引量:6
3
朱士光.
关于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之管见[J]
.江汉论坛,2012(1):10-13.
被引量:2
4
王嘉川,狄三峰.
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之发展[J]
.保定学院学报,2012,25(5):50-60.
被引量:4
5
朱士光.
论我国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之意义、内容与理论问题[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1-6.
被引量:1
6
宋羽.
近十年中国古都学研究述评[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2):11-18.
被引量:1
7
张新斌.
中国古都背景下河南古都史探论[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1-9.
8
韩宾娜,王艺深.
东亚都城研究若干理论问题刍议[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61-67.
被引量:2
9
闵攀.
《东京梦华录》都城生活书写的民俗史意义[J]
.兰台内外,2022(5):46-48.
1
陈春雷,郝宗绪.
1997年中国古代史学术研讨会览要[J]
.历史教学问题,1998(2):62-64.
2
李进.
中国古都学创建的历史轨迹——读史念海先生的新著《中国古都与文化》[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4):163-165.
被引量:1
3
亿里.
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14(1):239-242.
被引量:2
4
朱士光.
丰功伟业利当世 一代宗师泽后人──史念海教授的治学思想及其成就[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7(1):22-24.
被引量:1
5
《中国古都研究》征稿启事[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27(3):160-160.
6
《中国古都研究》征稿启事[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28(1):160-160.
7
《中国古都研究》征稿启事[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28(4):138-138.
8
徐卫民.
史念海先生与中国古都学[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6):719-721.
被引量:1
9
王社教.
史念海先生与中国古都学研究[J]
.史学史研究,2003(1):32-39.
被引量:3
10
史可鉴.
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述评[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3(1):126-127.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