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和谐社会思想深化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与理解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和谐社会思想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深化了我党对"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和理解;首次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追求公平正义拓宽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视野。
作者
冯道江
王芬
机构地区
中共瑞昌市委党校
出处
《理论导报》
2007年第8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和谐社会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质属性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1]江泽民文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06.
被引量:1
2
于成文.
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共同富裕的新理念[J]
.求实,2006(12):21-24.
被引量:1
3
[1]毛泽东文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99:329.
被引量:5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被引量:97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被引量:3742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被引量:14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1933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被引量:3023
5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被引量:395
6
.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被引量:65
7
江泽民.在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2-06-10.
被引量:1
8
江泽民,积极扩大就业,努力改善人民生活-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0
1
张孟灏,靳凤山,樊武森.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探析[J]
.求实,2006(z1):61-62.
被引量:1
2
伍安春.
新时期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基本思路[J]
.求实,2006(z1):65-66.
3
兰芳.
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当代启示[J]
.求实,2006(z2):4-6.
4
姚文华.
邓小平决策思想的哲学思考[J]
.求实,2006(z2):9-10.
5
廖丽华.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J]
.农业考古,2006(6):113-115.
6
周志文.
论邓小平理论的“九个一”[J]
.求实,2005(z1):10-12.
7
马进.
形势与政策课应注意反映和突出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题[J]
.社科纵横,2008,23(1):139-141.
被引量:3
8
张士海,施秀莉.
论确立并坚持科学的列宁主义观[J]
.社科纵横,2008,23(8):103-105.
9
关进礼.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J]
.社科纵横,2008,23(12):15-16.
10
齐彦斌.
试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J]
.社科纵横,2007,22(2):17-18.
被引量:2
1
王锋.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自然观[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7(2):11-13.
2
培育和谐文化 打造和谐计控[J]
.武钢政工,2007(10):14-15.
3
王浩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析论[J]
.理论学习与探索,2007(2):86-87.
4
王卓辉.
发挥人民政协优势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
.宁波通讯,2006(12):8-9.
5
韩慧,韩忠玉.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民政治参与[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9(6):53-54.
6
冷溶.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J]
.党建研究,2006(11):9-13.
被引量:1
7
冷溶.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J]
.学习与研究,2006,0(11):23-26.
8
吴敏先,李海新,朱兴涛.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基本特征[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4-39.
9
封中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J]
.湖南宣传,2003(14):31-31.
10
杨明.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6):1-4.
理论导报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