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在集体记忆与个体想象之间——关于“新时期文学”与政治苦难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逝去。然而人们没有理由就此遗忘多灾多难的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专政、古拉格群岛、奥斯威辛集中营、原子弹爆炸,等等,不仅给人们的心灵蒙上了难以消散的阴霾,而且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 徐阿兵
出处 《粤海风》 2009年第6期3-7,共5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李锐,王尧.本土中国与当代汉语写作[J].当代作家评论,2002(2):16-29. 被引量:29
  • 2徐友渔.知青经历和下乡运动——个体经验与集体意识的对话[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8(6):28-32. 被引量:14
  • 3(英)阿道司·赫胥黎(AldousHuxley)著,王波.美丽新世界[M]重庆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 4刘士林..苦难美学[M],2004.
  • 5朱晓进等著..非文学的世纪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84.
  • 6(德)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著,黎鸣,李书崇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17.
  • 7(法)孔多塞(Condorcet)著,何兆武,何冰译..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13.
  • 8尼采..悲剧的诞生[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8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