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呼唤人文素养的回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也拥有着令全世界瞩目的文化遗产.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其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各种形式,重视经典文化的熏陶,重视诵读与感悟,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让璀璨的中国文化在新生代的身上烙上最美丽的印迹.
作者
王紫瑾
机构地区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中心小学 江苏常州
出处
《文教资料》
2008年第18期120-122,共3页
关键词
人文素养
经典词文
诵读
感悟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刘继平.
课程的迷失与回归——一个人文主义者的追索[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3):35-38.
被引量:13
2
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46.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马斯洛 林方(译).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87,83.
被引量:6
2
赵祥麟 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43-42.
被引量:120
3
(德)雅斯贝尔斯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39.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2
1
高旭阳.
思维在“断裂”处穿行——大学英语教育中人文价值的找寻[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9):71-74.
被引量:10
2
林宣龙,储宏.
让现代教育皈依终极关怀的家园[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2(4):1-3.
被引量:2
3
沈亚南.
教育:价值诉求的迷失和重建[J]
.江苏教育研究,2010(9):17-20.
4
蒋建华.
理解课程改革的知识政治学视点[J]
.课程.教材.教法,2011,31(10):12-17.
被引量:2
5
黄育兰.
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J]
.考试周刊,2008,0(46):49-50.
6
陈嘉.
从课程变革趋势看现代课程理念的确立[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9):20-22.
被引量:2
7
邢燕萍.
以人为本,回复学科的特异性——对语文教改趋势的思考[J]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2,11(1):52-54.
8
陈时见,刘继平.
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批评[J]
.教育研究,2002,23(7):28-32.
被引量:3
9
徐士强.
教育:跨越过度功利复归人性关怀[J]
.现代大学教育,2002,18(4):17-20.
被引量:10
10
杨莉君.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兼论新课程的取向[J]
.中国教育学刊,2002(6):11-14.
被引量:14
1
柳斌.
语文教学应重视诵读[J]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3(1):4-5.
2
邢婷婷.
重视诵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才能[J]
.成才之路,2013(11):35-35.
3
张莉华.
让学生以其独特的语言主动描述剖析生活[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6):107-107.
4
薛文平.
做有“个性”的教师[J]
.教育(综合视线)(上旬),2009(3):5-5.
5
崔庆锋.
教师的法宝——语言艺术[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1(16):128-128.
6
吴金华.
师生互动,共创英语学习新方法[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08(11):8-8.
7
刘兰玲,薛红梅.
传情 激趣 启智——漫谈教师的语言艺术[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24(4):60-63.
被引量:4
8
薛新伟.
语文课的诵读教学[J]
.大观周刊,2012(6):210-210.
9
赵敏.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1):76-77.
被引量:3
10
梁月芬.
让初中文言文课堂“活起来”[J]
.珠江教育论坛,2016,0(2):46-47.
文教资料
2008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