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天使,望故乡》中无家可归的孤独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天使,望故乡>是托马斯·沃尔夫的第一部作品,被视为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小说中主要人物都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这种孤独除了有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原因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它是人类的普遍生存状态,反映了人类的生存困境,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类存在的深度追问与思考.
作者
杨艳兰
机构地区
五邑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 广东江门
出处
《文教资料》
2008年第12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孤独
失落
无家可归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1]威廉·范·俄康纳.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248.
被引量:1
2
[2]托马斯·沃尔夫.天使,望故乡[M].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3
[4]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6.
被引量:1
4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38.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5
1
王涛.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80后”文学创作[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28(6):141-144.
被引量:2
2
任现品.
感性生命的张扬与价值寻求的消隐——商业语境中的小说创作[J]
.理论学刊,2004(12):118-120.
3
王光福.
书《孟子·离娄·齐人有一妻一妾》章后[J]
.管子学刊,2005(2):121-124.
4
张天潇,王黎红.
论卡夫卡作品中性别对立的超越——男性视角与女性意识的和谐共存[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53-156.
被引量:2
5
肖宝凤.
《呼兰河传》的荒凉美学[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4):61-64.
被引量:1
6
何霄燕.
异化处境中的生存之痛——解读毕飞宇长篇小说《平原》[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6(3):216-219.
7
杨涛.
神秘与文明的碰撞——当代乡土叙事中民间神秘性的反现代意识[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103-106.
被引量:2
8
王艳荣.
乡村叙事与民间声音——读孙惠芬的《上塘书》[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4(6):58-60.
被引量:1
9
陈晖.
在故事与诗的交汇中行进——王安忆小说艺术的基本建构方式[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2):84-87.
10
贺晓武.
文学虚构的人类学价值[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0(5):48-5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3
1
董文胜.
自白·信条·技艺——从《一部小说的故事》看托马斯·沃尔夫[J]
.外国文学评论,1999(1):30-37.
被引量:7
2
傅景川.
美国式成熟的真实象征——论沃尔夫的“迷惘”四部曲[J]
.社会科学战线,1997(4):143-148.
被引量:3
3
罗祖根.
托马斯·沃尔夫的批判现实主义[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21(2):123-126.
被引量:1
4
羲苏.
托马斯·沃尔夫的长篇小说浅析[J]
.当代外国文学,1983,4(3):76-82.
被引量:5
5
吴桂荣.
浪漫与迷惘情态下的小说情境设计——浅析托马斯·沃尔夫小说《远与近的》美学思想[J]
.写作,2007(8):18-22.
被引量:2
6
杨艳兰.
《天使,望故乡》中的孤独[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5-106.
被引量:4
7
李峥嵘.
回归精神家园——托马斯·沃尔夫《他父亲的土地》解读[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3):88-90.
被引量:2
8
杨艳兰.
论《天使,望故乡》的抒情风格[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62-65.
被引量:2
9
陈海峰.
孤独与异化——汤姆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主题探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6):114-116.
被引量:3
10
王晓光,王桂荣.
抒情与象征:开启生命之门的双重力量——沃尔夫小说意象评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2):89-9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王兰明.
中国“托马斯·沃尔夫研究”现状述评[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2):70-7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郑军.
多重性格的“慷慨者”:解读《天使望故乡》和《时间与河流》中的卢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12):135-136.
被引量:3
2
郑军.
双面天使的回归:解读托马斯·沃尔夫小说人物海伦[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2):106-108.
3
常远.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社会生态书写——以《唯逝者识布鲁克林》为例[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34(8):100-104.
被引量:1
4
王兰明.
信仰的追寻——评托马斯·沃尔夫的《没有门》[J]
.外国语文,2019,35(6):49-54.
1
姚璐.
无家可归[J]
.中外文摘,2016,0(13):26-30.
2
姚璐,赵涵漠,谭青.
无家可归[J]
.人物,2016,0(4):70-75.
3
胡俊江.
不可或缺的是孝道[J]
.师道(人文),2002(7):18-18.
4
柳夕浪.
“为了要教育乞丐成为人”[J]
.基础教育课程,2011(9):75-75.
5
林冰松,许嘉艳(指导教师).
超级垃圾桶[J]
.小学生作文(低年级),2009(5):38-40.
6
刘改徐.
贫民窟走出的“励志姐”[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4,0(7):86-86.
7
李纳米,李焦明.
和同学一起吃过饭[J]
.做人与处世,2015,0(17):48-48.
8
刘卫平.
冬日的一缕温馨[J]
.青春期健康,2013(2):23-23.
9
詹亮浈,张卫华(图).
种房子[J]
.聪明泉(小学1-3年级),2014(4):24-25.
10
她只有九岁,却……[J]
.少年大世界(小学低年级),2017,0(1):106-108.
文教资料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