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寻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理论中的人本生态美学意义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车尔尼雪夫斯基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创造性地应用于其美学理论中,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重要命题,无论从理论意义上还是实践意义上都是巨大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理论,从中我们能寻找到许多人本生态美学的痕迹。
作者
马晓婧
机构地区
黑龙江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9-199,共1页
关键词
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是生活
人本生态美学
分类号
I25 [文学—中国文学]
I24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车尔尼雪夫斯基著..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1979:134页.
2
[2]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芙学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0-62.
被引量:1
3
孙博.
美学,生活的诗学[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5):82-85.
被引量:2
4
[4](苏)A·齐斯.马克思主义芙学基础[M].彭吉象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13-21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5]车尔尼雪夫斯基.现代美学概念批判[M].
被引量:1
2
[7]车尔尼雪夫斯基.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M].
被引量:1
3
[11]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M].
被引量:1
4
[1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论理学[M].
被引量:1
5
[18]亚里士多德.论理学[M].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
1
艾莲.
“美是生活”的生命内涵[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1):116-121.
被引量:2
1
但红英.
赞美曲线[J]
.中国职工教育,1998(3):23-23.
2
李洋.
关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定义的评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3):104-105.
3
猪宝贝.
美与吃[J]
.青年作家,2002(11).
4
李克.
漫议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J]
.云南学术探索,1994(5):54-58.
5
刘文孝.
“美是生活”──为车尔尼雪夫斯基一辩[J]
.云南学术探索,1997(2):55-59.
被引量:1
6
赵晓虎.
王玉彪散文的乡土情怀——《缝缀起来的记忆》简读[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6):882-884.
7
周健伟.
基于生态美学的陶渊明田园诗研究[J]
.参花(上),2014,0(12):89-92.
8
刘云培.
我读冯蓉──《流年似水》的美学意蕴[J]
.武陵学刊,1995,30(5):92-94.
9
刘晔,吴林,宋燕.
浅谈《边城》的生态美学意义[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10):40-40.
10
章淑华,李晖.
论《边城》中两个爱情悲剧在文本中的意义[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21(2):76-78.
被引量:1
时代文学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