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举学的教育视角
被引量:
8
Imperial Civil Examinations Based on Educ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举教育的传统主要为有教无类、及第争先,努力向学、重视教育,公平竞争、公正录取,片面应试、学优则仕等方面。近年来,科举学的教育视角研究成果较集中探讨古代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的关系、书院与科举的关系、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关系、高考和科举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对其他学科视角的科举学研究具有一定推动作用。许多论著联系当代的教育考试改革,探寻科举历史中可资参考借鉴的经验教训,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作者
刘海峰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
出处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共5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科举
科举学
考试
教育传统
分类号
G40-06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0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64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21
1
黄炎培著,王云五主编..中国教育史要[M],1931:146.
2
[2]施彦执.北窗灸灸輠录(卷上)[M].
被引量:1
3
刘海峰.
“科举学”的世纪回顾[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3):15-23.
被引量:44
4
李弘祺著..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M],1994:353.
5
孙光宪著,林艾园校点..北梦琐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81.
6
金观涛,刘青峰著..开放中的变迁 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M],1993:534.
7
郑若玲.
科举与自考:历史与现实的观照[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3):60-66.
被引量:5
8
[13]张萱.西园闻见录(卷44)·礼部(3)选举·科场[M].
被引量:1
9
刘海峰.
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12(1):157-173.
被引量:48
10
刘海峰著..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301.
二级参考文献
80
1
刘海峰.
为科举制平反[J]
.书屋,2005(1):4-10.
被引量:38
2
张亚群.
从考"官"到考"学"——废科举后考试文化的变革与传承[J]
.书屋,2005(1):16-20.
被引量:15
3
徐晋如.
《儒林外史》的见识 高超在何处?[J]
.博览群书,2002(9):64-65.
被引量:15
4
杨学为.
中国需要“科举学”[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4):17-19.
被引量:33
5
廖平胜.
“科举学”研究与教育价值取向的制导[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4):19-21.
被引量:14
6
刘海峰.
“科举学”的世纪回顾[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3):15-23.
被引量:44
7
罗志田.
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1998(4):185-196.
被引量:96
8
周振鹤.
官绅新一轮默契的成立──论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文化背景[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0(4):50-56.
被引量:10
9
刘海峰.
科举制长期存在原因析论[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7(4):1-6.
被引量:36
10
阿柱.
古代武举与现代体育高考[J]
.体育文化导刊,1998(3):39-4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64
1
冯用军.
科举学学科科际整合的跨学科研究:机制、模型与应用[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104-112.
2
傅冠华.
清代江南解元研究[J]
.科举学论丛,2023(2):58-72.
3
许露.
论厦门大学科举学人的学术求索与认同[J]
.科举学论丛,2022(1):110-118.
4
汤艳玲.
消除城乡人口素质“二元结构”与解决“三农”问题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06(1):49-51.
5
刘钦腾.
近10年我国教育史学科反思性研究述评[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3):18-21.
被引量:1
6
范哗.
科举制度:中国历史水墨画长卷——谈刘海峰教授《船、剑与科举》[J]
.教育与考试,2009(2):70-73.
7
刘海峰.
“科举学”研究与教育考试改革[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4):3-6.
被引量:13
8
刘海峰.
为科举制平反[J]
.书屋,2005(1):4-10.
被引量:38
9
郑若玲.
大规模考试录取公平诉求的历史考察与启思[J]
.教育与考试,2009(6):5-9.
被引量:9
10
刘一彬.
游走于科举与高考之间:一种超越的科举整体观[J]
.教育与考试,2009(6):38-4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3
1
刘海峰.
科举学三十年:一门方兴未艾的专学[J]
.科举学论丛,2022(2):2-8.
被引量:2
2
郑若玲.
大规模考试录取公平诉求的历史考察与启思[J]
.教育与考试,2009(6):5-9.
被引量:9
3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J]
.科学与社会,1999(1):50-54.
被引量:33
4
余保中.
宋代科举制对社会分层和垂直流动的作用探析[J]
.社会学研究,1993(6):80-83.
被引量:8
5
刘海峰.
“科举学”刍议[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2(4):89-95.
被引量:46
6
董富田.
略论科举考试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6):94-100.
被引量:3
7
刘海峰.
科举学的特点[J]
.文化学刊,2007(5):48-52.
被引量:3
8
赖井洋,王泽应.
宋代道德理想主义的构建与历史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6):51-56.
被引量:3
9
谢宏维.
棚民、土著与国家——以清中期江西省万载县土棚学额纷争案为例[J]
.中国史研究,2004(2):153-165.
被引量:20
10
陈兴德,覃红霞.
试析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的诘难与改造[J]
.社会科学战线,2000(6):212-216.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8
1
陈兴德.
守望与超越:中国大学文化建设反思[J]
.现代大学教育,2010,26(2):50-54.
被引量:7
2
温海明.
评价科举考试制度及对我国教育的影响[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8):213-215.
被引量:1
3
许文静.
浅析科举制度对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影响[J]
.中国电力教育,2013(2):47-48.
4
张学强,王文娟.
举业与为学:王守仁考试思想探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4):35-40.
5
姜国钧.
略论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与人才培养的关系[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1):91-97.
被引量:2
6
朱乐平,张晓迪.
科举研究回顾及展望[J]
.考试研究,2016,12(6):106-110.
7
吴超雅.
21世纪以来我国“科举与高考”研究述评[J]
.教育与考试,2016(4):28-32.
被引量:2
8
赵凯.
科举交往史:由关系视角下移的科举史[J]
.史学理论研究,2024(2):76-88.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米莉,黄勇军.
用辩难式教学法化解现代大学教育难题[J]
.中国高教研究,2012(7):103-106.
被引量:1
2
李德方.
我国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分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浅析[J]
.职教论坛,2012,28(22):10-15.
被引量:1
3
桑运川,孙荣山.
大学文化建设重在坚守卓越理念[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6):2-4.
4
钱明理,惠春.
我国大学的基元管理文化[J]
.中国医学装备,2014,11(1):66-68.
5
张曙光.
学术评价乱象:表征、诱因与治理——基于量化评价的视角[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45(3):154-160.
被引量:17
6
朱瑶丽.
我国“科举与高考”研究的文献述评——基于对CNKI的论文统计[J]
.考试研究,2018,34(1):73-79.
7
李弘.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高等学校文化建设[J]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61-64.
8
唐勇,罗玮.
科学发展视阈下的大学文化建设与传播研究[J]
.知识窗(教师版),2011(4X):4-6.
9
梁叔全,胡小清,蔡圳阳,陈志永,李周,林高用,张鸿,徐国富,王德志.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理工类学院文化多维建构策略——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
.现代大学教育,2019,0(6):100-108.
被引量:8
10
潘丽娜.
基于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比较两种制度的差异性探究[J]
.进展,2020,15(10):8-9.
1
吕书然.
现代远程教育考试改革之思考[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26-27.
被引量:1
2
史善庆.
废科举后制约新学堂发展的原因探析[J]
.中学历史教学,2011(7):57-60.
3
裴艳娟.
教育考试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神州,2013(35):285-285.
4
黄伟.
小班教育环境下的教师培训策略[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11):35-36.
5
刘海峰.
“科举学”研究与教育考试改革[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4):3-6.
被引量:13
6
刘昕,李晓燕.
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J]
.吉林教育(教研),2009(12X):21-21.
7
马燕萍.
告别“科举教育”[J]
.科学之友,1999,0(2):17-17.
8
李菲.
科学发展视野下的教育考试改革探析[J]
.党政干部论坛,2010(2):19-20.
9
唐滢.
美国的科举学[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4):85-92.
被引量:3
10
刘乃秀.
再论科举教育功能与价值[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2):139-142.
理论月刊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