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俄罗斯文艺》
2000年第S1期48-52,共5页
Russian Literature & Arts
参考文献3
-
1白春仁.边缘上的话语——巴赫金话语理论辨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3):162-168. 被引量:46
-
2(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deSaussure)著. 被引量:1
-
3(苏)巴赫金(М.М.Бахтин)著,钱中文主编,晓河等译..巴赫金全集 第2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548.
共引文献45
-
1许晓菲.主体间性:教学对话实现的进路[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2,38(5):56-61. 被引量:4
-
2侯春杰.言语交际中的违约行为及语用解释[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3(1):28-30. 被引量:1
-
3凌建侯.巴赫金话语理论中的语言学思想[J].中国俄语教学,2001,20(3):30-36. 被引量:9
-
4薛爱兰.《劝导》中父女“对话”阐释[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2(6):57-59.
-
5陈丽.存在的智慧——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深层意义[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8(5):97-100. 被引量:2
-
6王义娜,周流溪.人文学科研究的语篇学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2007,28(6):19-23. 被引量:2
-
7成善祯,袁琼华.再论言语性间接交际[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76-81.
-
8纪卫宁.巴赫金小说杂语理论概谈[J].东岳论丛,2010,31(5):94-96. 被引量:3
-
9王惠.高职新生英语课堂焦虑状况及其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10(36):124-126.
-
10王晓军.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的系统思考——一个语言学视角[J].外语学刊,2011(2):84-8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76
-
1陆道夫.狂欢理论与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2,24(4):21-27. 被引量:72
-
2曾军.从“葛兰西转向”到“转型的隐喻”——巴赫金是如何影响伯明翰学派的[J].学术月刊,2008,40(4):13-21. 被引量:10
-
3曾军.巴赫金对席勒讽刺观的继承与发展──兼及巴赫金笑论的美学史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1,23(3):8-14. 被引量:5
-
4王建刚.后巴赫金时代的文化研究——以伊格尔顿的文化政治学为例[J].文化艺术研究,2009,2(6):14-22. 被引量:3
-
5E.B.沃尔科娃,E.A.博加特廖娃,梁朋.文化盛世中的巴赫金[J].世界哲学,1992(1):50-55. 被引量:3
-
6卢纳察尔斯基,干永昌.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性”——从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诸问题》一书说起[J].外国文学评论,1987(1):49-56. 被引量:6
-
7唐纳德.范格尔,熊玉鹏.巴赫金论“复调小说”[J].文艺理论研究,1984(2):71-74. 被引量:3
-
8森原.巴赫金:在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评伯纳德·唐纳尔斯的新作[J].国外文学,1997(1):124-128. 被引量:2
-
9罗婷.论克里斯特瓦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35-38. 被引量:5
-
10萧净宇.巴赫金语言哲学中的对话主义[J].现代哲学,2001(4):63-66. 被引量:11
-
1李倩,杨秀敏,曾莉.认知语言学概述[J].才智,2014,0(11):273-273.
-
2康灿辉.语篇分析视角下的阅读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181-182. 被引量:1
-
3陈桂华.巴赫金超语言学思想及其话语理论[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73-75. 被引量:3
-
4薛建华.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视角[J].海外英语,2013(17):159-159.
-
5李谨香.俄语无连接词复合句的连接手段[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0(4):97-99.
-
6窦君.韩礼德与巴赫金语境理论之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2007,27(5):125-127. 被引量:1
-
7孙欣,管廷祥,杨小龙.关联理论下的显义——基于巴赫金视角的阐释[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4):81-83.
-
8李斌.词语搭配及动宾搭配研究述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4):168-173. 被引量:1
-
9张扬.浅析转换生成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基本观点之差异[J].海外英语,2011(10X):376-377.
-
10窦君.浅析巴赫金的语境观[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3):5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