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理论前沿》
CSSCI
2000年第15期9-11,共3页
Theory Front
同被引文献11
-
1贺来.乌托邦精神:人与哲学的根本精神[J].学术月刊,1997,29(9):16-21. 被引量:17
-
2周惠杰.乌托邦精神:马克思人学本体论的核心[J].北方论丛,2004(6):99-103. 被引量:3
-
3张彭松,王雪冬.乌托邦与历史的终结——马克思理论视角的历史反思与批判[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45-49. 被引量:1
-
4徐崇温.“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由科学到乌托邦”评论[J].科学社会主义,2006(2):123-126. 被引量:5
-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2
-
6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66. 被引量:26
-
7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18. 被引量:22
-
8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M].旷新年,王爱松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被引量:18
-
9张彭松.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对道德乌托邦的超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0(2):126-129. 被引量:2
-
10苗壮,郑克岭.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与融合[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2):25-28. 被引量:4
-
1从容(选评).透视乌托邦[J].国际广告,2005(10):62-64.
-
2闾丘露薇.贫富差距[J].商周刊,2011(26):92-92.
-
3张敬伟.幸福乌托邦的尴尬[J].商周刊,2009,0(16):58-58.
-
4耿占春.劳动的现实与乌托邦[J].天涯,2009(5):183-189.
-
5武贵英,杜茜,杨伦.论“文化全球化”的争议与图景[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5):385-385.
-
6辜学武.G20: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对冲机制及其前景[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8(2):30-37.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