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成长小组”对大学一年级新生适应性的影响初探——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笔者详细阐述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大学之初所面临的困难及问题,并通过访谈的方式,对社会工作专业所开设的"成长小组"对大学一年级新生适应性的影响进行评估,发现其在一定程度有助于大学一年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作者
彭君芳
张彦敏
机构地区
北京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S1期49-51,共3页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基金
北京农学院人文社科基金课题
关键词
成长小组
大学一年级新生
适应性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1
魏爽.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小组”模式初探[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S1):81-86.
被引量:11
2
刘华丽.
浅议成长小组的社工模式[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1):33-37.
被引量:18
3
刘梦主编..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4.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刘华丽.
浅议成长小组的社工模式[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1):33-37.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25
1
孟亮亮,赵艳华,周桂华,孙宁,田秀丽.
家长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02):1-4.
被引量:1
2
周轶.
小组工作方法的本土化实践——“成长小组”教学模式的实证分析[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25(3):52-54.
被引量:1
3
徐选国,陈琼.
社会工作成长小组模式建构——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的新领域[J]
.社会工作,2010(14):53-55.
被引量:7
4
肖萍.
扬帆成长小组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J]
.社会工作,2010(18):9-12.
被引量:1
5
魏爽.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小组”模式初探[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S1):81-86.
被引量:11
6
徐自成,陈英.
浅论成长小组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的应用[J]
.传承,2010(6):94-95.
被引量:4
7
王宇.
高校德育创新的跨学科尝试——改善女大学生性别认同的成长小组设计[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6):25-28.
被引量:1
8
魏爽.
“小组工作”方法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青年研究,2006(5):85-87.
被引量:9
9
邓慧娟,张雪伟.
“成长小组”在大学新生适应期调节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150-150.
被引量:4
10
王竹换.
分析社会交换理论在小组社会工作中的应用[J]
.社会工作,2009(16):35-3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1
1
周轶.
小组工作方法的本土化实践——“成长小组”教学模式的实证分析[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25(3):52-54.
被引量:1
2
刘华丽.
浅议成长小组的社工模式[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1):33-37.
被引量:18
3
朱凯,俞鑫荣.
灾后学校社会工作“优势为本”的实践——以“社区公益行”为例[J]
.社会工作,2010(8):23-26.
被引量:2
4
刘芳,徐兴文.
小组工作在综合医院精神科精神疾病康复中的运用——以昆明M医院精神科“沟通小组”为例[J]
.社会工作,2010(24):28-30.
被引量:3
5
魏爽.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小组”模式初探[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S1):81-86.
被引量:11
6
康文萍,张一奇.
小组社会工作在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42-344.
被引量:33
7
杨成.
历奇为本辅导的本土化实践与启发[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9(1):25-29.
被引量:8
8
刘静林.
《青年成长小组》课程的开发和应用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12S):114-115.
被引量:2
9
冯博雅.
“成长小组”与同辈互助——解决新生适应问题的学校小组工作模式探索[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B12):169-170.
被引量:18
10
刘俊霞,张文雪.
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6):146-148.
被引量:84
引证文献
7
1
肖萍.
扬帆成长小组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J]
.社会工作,2010(18):9-12.
被引量:1
2
连一平,彭希林.
高校中开设成长小组课程的必要性[J]
.文教资料,2011(10):182-183.
3
初青松,姜铭奎.
班级“成长互助小组”教育模式探索[J]
.高校辅导员,2012(4):35-37.
被引量:2
4
庞宏.
社会工作方法在介入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与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226-226.
被引量:1
5
刘梦,朱凯.
从坐而论道走向实践行动——中国小组工作二十年[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4):5-14.
被引量:2
6
马东刚,戚洪.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优化途径[J]
.陇东学院学报,2014,25(3):86-88.
被引量:5
7
海庆玲,孙慧慧.
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评价[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0):168-17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李敏,王丹,吉冬梅.
半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新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J]
.心理月刊,2023(11):72-75.
2
刘玉威,张景波.
高校新生学习与生活适应性问题研究[J]
.中国冶金教育,2013,18(3):82-84.
3
王艳.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路径[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3):32-35.
被引量:10
4
陈蕊.
基于新修订德育大纲对中职新生入学教育的探讨[J]
.亚太教育,2015,0(27):152-153.
被引量:1
5
朱倩.
加强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研究[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7(2):45-47.
被引量:2
6
蔡寒菁.
从比较视角探讨研究生朋辈互助就业机制的构建[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13):54-59.
被引量:1
7
王杰.
冲突管理:深化小组工作实务的策略反思[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17(1):52-57.
被引量:3
8
袁荣珊.
基于开放载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构——以社会工作专业小组工作课程为例[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16(2):69-74.
9
孙忠良.
高校招生宣传工作与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J]
.广东蚕业,2018,52(1):73-74.
10
杨芝.
高校辅导员做好新生适应性教育的路径探析[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8(4):109-109.
1
谭文静,李金娟.
成长小组帮助留守儿童开发潜能[J]
.社会工作,2007(04S):21-22.
2
蒋红霞.
成长小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教育文化论坛,2013,5(1):54-56.
被引量:2
3
涂皓.
一位大学教师眼中的高中教育[J]
.教育(综合视线)(上旬),2012(10):30-30.
4
翟玉建.
大学新生存在问题及教育对策[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2X):103-104.
被引量:2
5
陈玲.
大学一年级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管见[J]
.安顺学院学报,2007,9(1):36-38.
被引量:6
6
郭姝雯.
高校大一新生养成教育探析[J]
.林区教学,2016,0(1):75-76.
被引量:1
7
胡坚达.
谈高师学生的始业教育[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1(2):110-111.
被引量:5
8
赵淑梅.
论大学的学习[J]
.文化学刊,2008(5):158-161.
9
“走过高三的日子”征文活动[J]
.新高考(高三语文、数学、英语),2009(7).
10
成娟.
衔接视野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
.大学物理实验,2013,26(5):106-109.
被引量:4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