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除了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外,还与个体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密切相关.……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16期522-523,共2页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同被引文献53
-
1周北凡.中国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作用特点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58-61. 被引量:122
-
2季康,黄捷英,沈潞华.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J].北京医学,2005,27(2):69-71. 被引量:16
-
3徐桂娟.心血管疾病与抑郁障碍:共病概念引出的新问题[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1):146-147. 被引量:16
-
4赵小丽,刘全胜,程曼丽,赵朝,齐银芝,韩芳琪,董广新,屈引贤.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2050例心理干预治疗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5,34(8):958-960. 被引量:34
-
5刘梅颜,胡大一.抑郁症与缺血性心脏病[J].中国医药导刊,2005,7(4):271-274. 被引量:15
-
6杨利群,李田昌.抑郁与冠心病[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5,3(11):863-866. 被引量:12
-
7胡大一,刘春萍.焦虑抑郁障碍与心血管疾病[J].中国医刊,2006,41(3):53-54. 被引量:134
-
8吴辉,刘壮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心身医学机理与防治[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22(1):33-35. 被引量:2
-
9郝芳,毛家亮.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影响[J].医学综述,2006,12(20):1252-1254. 被引量:19
-
10畅学艳.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264-426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6
-
1刘智,刘同涛,贾崇奇.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特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9(3):120-123. 被引量:7
-
2毕婧玮,梁燕仪,蔡文玮,马绍骏,朱健.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焦虑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3):323-326. 被引量:32
-
3李群笑,何洁兰,吴贺玲,高伶娇,孔艳秀,傅为清,陈雯,谭小玲,简艳娜,陈凤慈.护理干预对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碍的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4):3654-3655. 被引量:2
-
4王艾芳,赵景成.老年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211-213.
-
5张二箭,田福利,张宾.黛力新联合多虑平治疗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症状临床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6):758-759. 被引量:12
-
6冯辉,于东东,王立宇,宋成杰,丁菊卉,王美玲.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7):195-19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4
-
1姚春芳.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附件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27):218-218. 被引量:4
-
2宋志丽,高宇,戚菲,涂朝晖.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焦虑抑郁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4):306-307. 被引量:3
-
3刘永娟,肖海静.温胆汤加味联合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71-72. 被引量:6
-
4陈爱萍,冯丽.慢性妇科疾病患者抑郁状态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4):430-431. 被引量:9
-
5宋志丽,高宇,涂朝晖,黄健,刘阳春.军队离退休疗养员焦虑抑郁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9):782-783. 被引量:2
-
6王美玲,吴海霞.康复疗法对高血压1级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54-54. 被引量:1
-
7李伟,张玉堂.焦虑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3(4):426-428. 被引量:2
-
8莫薇,张留超.观察解郁活血法对伴焦虑抑郁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11):1305-1306. 被引量:10
-
9朱秀莉,王轶君.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1):89-90. 被引量:1
-
10程木带,宗卫华,汤康飞.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7):2732-2735. 被引量:1
-
1董秀.心理行为干预护理剖宫产产妇的效果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50-51. 被引量:28
-
2贺秀华,宁长海,刘玉姣.社会因素对孕妇自然流产影响的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51-151. 被引量:5
-
3孙丽华.急症剖宫产200例影响术中心理行为相关问题调查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2008,14(6):118-119. 被引量:1
-
4刘玉兰,阮祥燕.不孕症患者社会支持与其焦虑抑郁关系机制研究[J].北京医学,2016,38(12):1350-1352. 被引量:12
-
5吴飞.围绝经期综合征[J].中国社区医师,2004,20(7):16-17. 被引量:5
-
6徐云芳.产前心理行为干预对无指针剖宫产率的影响[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6(1):22-22.
-
7张芳.非意愿妊娠对已婚育龄妇女孕期及产后心理行为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0,15(6):360-361. 被引量:1
-
8袁晓梅,虎妍妮.孕产妇围分娩期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4):193-194. 被引量:1
-
9曾小娟.膀胱过度活动症保守治疗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40-141. 被引量:2
-
10刘德强,刘杰波.妊娠相关蛋白A及其基因多态性在妊娠不良结局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9):179-181.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