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唐代的避暑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文从衣、食、住、制冷物品这四个方面论述了唐代时期人们的避暑方式 。
作者
柳敏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唐都学刊》
2001年第S1期178-180,共3页
Tangdu Journal
关键词
唐代
避暑方式
制冷物品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269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9
1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02).
被引量:1
2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考古学报,1972(1):15-38.
被引量:1270
3
(唐)段成式撰许逸民注评酉阳杂俎[M].
被引量:1
4
(北宋)苏轼 撰,孔凡礼.苏轼文集[M]中华书局,1986.
被引量:1
5
(五代)王仁裕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57.
6
(唐)张〓.朝野佥载[M]中华书局,1979.
被引量:1
7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6472.
8
(宋)李昉编..太平广记 第1册 卷第1-卷第49[M].北京:中华书局,1961:10册(308).
9
全唐诗[M].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杨怀仁 邱淑彰.乌鲁木齐河上游第四纪冰川与冰后期气候波动[J].地理学报,1965,31(3):194-211.
被引量:4
2
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M]文物出版社,1963.
被引量:29
3
(清)谈迁撰,汪北平.北游录[M]中华书局,1960.
被引量:3
4
施雅风.五年来的中国冰川学、冻土学与干旱区水文研究[J]科学通报,1964(03).
被引量:1
5
许世远.中国天山现代冰川作用研究[J]地理学报,1963(04).
被引量:2
6
竺可桢.前清北京之气象纪录[J]气象杂志,1936(02).
被引量:1
7
(金)元好问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中州集[M]中华书局,1959.
被引量:2
8
(宋)李壁笺注,(宋)王安石.王荆文公诗笺注[M]中华书局,1958.
被引量:1
9
Gordon Manley.Temperature trends in England, 1698–1957[J]Archiv für Meteorologie Geophysik und Bioklimatologie Serie B (-),1958(34).
被引量:1
10
H. H. Lamb.《Britain‘s Changing Climate》"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Climate Changes in Britain",196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269
1
戚方明,谢海波.
“从脾治心”理论探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34):71-73.
被引量:4
2
袁广阔.
考古学视野下的黄河改道与文明变迁[J]
.中国社会科学,2021(2):123-143.
被引量:12
3
夏如兵,严火其.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中国蚕桑业中心转移[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2):79-85.
被引量:3
4
于泽泱.
东汉后期“瘟疫—文学”特殊性略论[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1):57-61.
5
王丹,韩中义.
试论元代陕西行省的畜牧业[J]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0(2):91-103.
6
郭晨阳,乔丽萍.
北魏“雁臣”政策析论[J]
.云冈研究,2021(4):80-87.
7
王文轩.
羌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2):51-57.
被引量:2
8
曾杰.
葛仙米的分布变迁及利用研究[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2,32(3):90-95.
9
施尔乐.
遮蔽与袒露之间——图像资料中的北朝着装形象探析[J]
.形象史学,2021(2):157-174.
10
马志坤,刘舒,郭昕,黄江博.
植硅体和木炭遗存揭示陕西进步遗址西周时期陶窑燃料利用情况[J]
.西部考古,2021(2):219-228.
同被引文献
34
1
陈慧,闫业超,岳书平,孟冰祥,王喜元.
中国避暑型气候的地域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2):175-184.
被引量:28
2
杨兴柱,顾朝林,王群.
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构建[J]
.地理学报,2007,62(6):609-620.
被引量:227
3
肖群鹰,刘慧君.
基于QAP算法的省际劳动力迁移动因理论再检验[J]
.中国人口科学,2007(4):26-33.
被引量:39
4
孙海涛.贵阳:优化环境发展“避暑经济”[N].人民日报,2007-07-05(8).
被引量:1
5
包临轩.力口快发展黑龙江避暑经济[N].黑龙江日报(理论专),2006-07-24(10).
被引量:1
6
方焰敬文."避暑经济"火了[N].福建日报,2004.
被引量:1
7
王合成.贵阳避暑旅游经济发展策略十条建议[N].贵州日报,2007-06-22(2).
被引量:1
8
廖善刚.
福建省旅游气候资源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4(1):93-97.
被引量:76
9
钟士恩,张捷,任黎秀,李倩,董雪旺,李敏.
旅游流空间模式的基本理论及问题辨析[J]
.地理科学进展,2009,28(5):705-712.
被引量:44
10
陈继华,徐文莉.
关于中国气象经济发展路径的阶段性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09(11):1-1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石培新.
避暑经济的几个基础性问题探讨[J]
.资源科学,2010,32(10):1999-2004.
被引量:6
2
李磊,陶卓民,陆林,孙小龙,刘红兰.
贵州省避暑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2021,40(11):3208-3224.
被引量:31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田云霞,吕晓玉.
基于数字足迹的郑州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J]
.郑州师范教育,2024,13(2):86-92.
2
郜捷,孙小龙.
基于圈层理论的避暑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以贵阳为例[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5):58-63.
被引量:4
3
薛刚,孙根年,余志康.
我国避暑胜地形成机制及旅游竞争力的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8(1):149-156.
被引量:12
4
李磊,陶卓民,陆林,孙小龙,刘红兰.
贵州省避暑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2021,40(11):3208-3224.
被引量:31
5
郑治斌.
气候资源旅游经济探讨[J]
.经济师,2021(12):166-168.
被引量:2
6
樊莉莎,窦燕.
新疆入疆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
.市场周刊,2022,35(5):70-74.
被引量:1
7
马丽君,聂瑞佳.
高铁开通对沿线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影响[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22,34(3):1-9.
被引量:1
8
陈宏媛.
基于IPA分析法避暑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研究——以安徽省岳西县为例[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6):57-61.
被引量:2
9
叶薇,吴恒,宋鄂平.
利川市避暑旅游地开发适宜性研究[J]
.绿色科技,2022,24(15):236-241.
10
赵迪,陈鹏,江欢,李海成,苗红斌.
基于犯罪人地域特征的共同犯罪网络及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38(5):57-64.
被引量:4
1
晁岱卫.
徐州出土先秦半两[J]
.江苏钱币,2008,0(3):1-2.
2
古代人避暑[J]
.民间传奇故事,2013,0(6):37-37.
3
司马光写《通鉴》的故事[J]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2011(6):39-39.
4
赵振华.
一枚银币的故事与鉴赏[J]
.收藏界,2008(11):79-79.
5
传承·创新[J]
.商业企业,2012(4):1-1.
6
缪士毅.
西湖赏荷[J]
.山西老年,2010(6):34-35.
7
马晓琳.
浅析唐代民族政策的主要措施及其评价[J]
.黑龙江史志,2014(17):184-185.
8
李玉芳,韩有成.
固原北魏及唐代石雕、金铜佛教造像的发现与价值[J]
.固原师专学报,2006,27(4):84-86.
9
古代宫廷夏天如何制冷[J]
.民间传奇故事,2010(9):37-37.
10
贺中,于风亮.
性感沙滩[J]
.青岛画报,2016,0(9):38-43.
唐都学刊
2001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