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共1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同被引文献35
-
1郑宾.九十年代文化语境中媒体对王小波身份的塑造[J].当代作家评论,2004(4):141-148. 被引量:12
-
2陈晓明.觉醒与蜕变——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1986(5):4-9. 被引量:1
-
3丁帆,徐兆淮.新时期乡土小说的递嬗演进[J].文学评论,1986(5):11-18. 被引量:9
-
4杨义.当今小说的风度与发展前景——与当代小说家一次冒昧的对话[J].文学评论,1986(5):20-32. 被引量:4
-
5曾镇南.以幽默的方式掌握现实[J].当代文坛,1986(5):32-36. 被引量:1
-
6王全民.革命时期的爱情——王小波的一次叙事实验[J].小说评论,2011(S1):12-15. 被引量:1
-
7束学山.认同与抉择:民间话语的价值取向[J].当代作家评论,1999(4):112-121. 被引量:4
-
8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J].文艺争鸣,1994(2):10-20. 被引量:180
-
9张颐武.后现代性与“后新时期”[J].文艺研究,1993(1):41-43. 被引量:15
-
10沈敏特.民族心理结构大调整的报告——论近期中国文学的一种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1987(2):201-21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3
-
1翟永明,王晓晨.文学的“断裂”与社会转型——对1985年前后文学的反思[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5):684-688.
-
2赵毅衡.论黄平:新理性批评的精神世界[J].南方文坛,2015(3):38-40. 被引量:2
-
3黄平.“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以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为例[J].扬子江(评论),2017(3):12-18. 被引量:65
-
4陈培浩.叙事革新与文化反讽——谁是王小波[J].文艺评论,2017(11):4-11.
-
5廖彩云.王小波作品中反启蒙中的启蒙[J].北方文学(下),2017,0(8):30-30.
-
6王雨柔.叙事学视域下的《革命时期的爱情》解读[J].文教资料,2017(32):141-143.
-
7黄平.“总体性”难题——以李敬泽《会饮记》为中心[J].文学评论,2019,0(2):182-188. 被引量:7
-
8陈欣.在俗世里打滚还是回归存在本身——解读王小波《三十而立》[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0(1):125-128.
-
9黄平.“自我”的多重辩证:思想史视野中的《应物兄》[J].文学评论,2020(2):196-204. 被引量:9
-
10柏玉美.王小波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批评意识与论争策略[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22(2):140-146.
-
1王成玉.文化寻根与经济发展——参与策划《柳王》之感想[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0(12):211-212.
-
2菖蒲.沆瀣一气[J].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10(5):50-50.
-
3“笃学学术丛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4):137-137.
-
4杨林贵.致莎翁400:莎士比亚研究总序[J].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2015,5(1):11-14.
-
5宫玺.加冕名单的变化[J].文学自由谈,2000(5):57-58.
-
6马龙潜.我们时代的社会理想与审美理想[J].高校理论战线,1997(12):42-43.
-
7吴文茹.日挽[J].延河,2017,0(3):147-148.
-
8梁存义.高川重建颂[J].中华诗词,2012(12):31-31.
-
9陈中明.燃烧的落叶[J].岁月(原创),2012(1):96-96.
-
10杨晓华.一夜秋风(外一首)[J].绿风,2009,0(6):4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