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4,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2007年江苏省教学改革项目(294)
参考文献4
-
1陈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性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2(2):30-32. 被引量:29
-
2苏学良,孙守正,王瑞生,李越平,刘振娟,郭金实,茹凯.论民族传统体育及其专业设置[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3):22-26. 被引量:21
-
3张正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反思[J].搏击(武术科学),2006,3(3):66-67. 被引量:5
-
4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6.
二级参考文献15
-
1李旺华,李朝旭,梁永文.对体育院校新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1,8(5):64-67. 被引量:13
-
2陈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性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2(2):30-32. 被引量:29
-
3[法]丹纳.《艺术哲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参照第56页. 被引量:9
-
4[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页. 被引量:4
-
5[美]艾恺:《中国文化形成的要素及其特征》,载张岱年、汤一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8页 被引量:2
-
6[美]L·A·怀特:《文化的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
7[英]莱士列·斯蒂文森:《人类的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
8盛奇,丁志明编著. 中国体育风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12 被引量:1
-
9南怀谨 . 中国文化泛言.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2 被引量:1
-
10李岚清. 面向新世纪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1999-1-1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9
-
1何建东.武术套路教学的现状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7,4(4):60-61. 被引量:3
-
2周士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4(11):77-78. 被引量:8
-
3赵岷.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中学体育课的相关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0):72-73. 被引量:10
-
4崔斌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1):82-83. 被引量:2
-
5张正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反思[J].搏击(武术科学),2006,3(3):66-67. 被引量:5
-
6赵岷,李翠霞.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师范院校普体课的相关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3(11):65-66. 被引量:2
-
7杨敏.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阶段性研究[J].成功,2009(11):264-265.
-
8姜玉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2):158-160.
-
9李天白.高校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途径[J].福建体育科技,2002,21(4):20-22. 被引量:4
-
10马波.对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1):40-41.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21
-
1邓方华.试论河南武术文化之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8,5(2):20-22. 被引量:1
-
2曹庆华.试论武舞、武戏、武打与武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3):73-75. 被引量:9
-
3张秋,蔡宝忠,程毅.我国学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14(2):66-68. 被引量:9
-
4李萍,姚丽华.河南省武术学校学生状况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04(6):5-7. 被引量:14
-
5黎华.影视武打片溯源[J].中华武术,2000(5):44-45. 被引量:4
-
6龚江泳.浅析学校武术教学的困境与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2,24(4):44-44. 被引量:10
-
7陈青山,王宏.创新性武术人才及其培养的研究[J].体育函授通讯,2002,18(2):11-12. 被引量:6
-
8陈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性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2(2):30-32. 被引量:29
-
9马文国,邱丕相.文化争夺的时代:传统武术的无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5-7. 被引量:52
-
10梁亚东,毛爱华.湖北省普通高校武术课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1):107-110.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7
-
1吴志远,刘少鹏.高校武术专业设立武打表演课的设想与可行性分析[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3(12):5-10.
-
2邢国福,范保国.论中国武术在高校体育发展中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163-164. 被引量:4
-
3张克峰.从武术传承方式看武术的发展战略[J].科技信息,2010(8):276-276. 被引量:3
-
4程会娜.影视武打表演专业在艺术院校开展的必要性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10(5):12-13.
-
5罗亮.论武术课程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J].当代继续教育,2014,32(2):72-74.
-
6汪顺宝.武术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J].体育风尚,2019,0(12):273-273. 被引量:1
-
7肖宏.高校武术专业设立武打表演课的设想与可行性分析[J].中华武术(研究),2012,1(Z1):136-141.
二级引证文献8
-
1黄伟,王跃,魏崇周.近五年中国传统武术研究的转变与趋势[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2):30-37. 被引量:2
-
2范桂玲,王阳.传统武术在学校中的传承模式研究综述[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2(7):12-14. 被引量:2
-
3张勇,章翔.卓越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实验中的武术教学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30(3):128-130. 被引量:1
-
4崔长松.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7):67-68. 被引量:4
-
5张宗林.古代武术传播方式探究[J].武术研究,2017,2(3):17-18.
-
6李梁华,符木红.对南昌市高校协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山西农经,2017(8):119-120.
-
7杨潇.我国武术教学研究的脉络梳理——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武术研究,2020,5(1):78-81. 被引量:1
-
8张晓光.武术短兵运动在高校中开展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J].中华武术,2021(10):86-88. 被引量:1
-
1张良,娄翠红.河南推行气排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5):91-93. 被引量:2
-
2谢光,丁振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的若干问题[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5(4):67-69.
-
3王奇,颜小燕.新《纲要》实施以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188-189. 被引量:3
-
4吴声光,黄燊.体育院系团体操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80-81.
-
5宋平.应重视对非体育专业师范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2(3):68-70. 被引量:2
-
6李凤兰.如何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比赛能力[J].少年体育训练,2010(2):85-86.
-
7王德喜.论高师体育系21世纪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51-53. 被引量:1
-
8何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评价的改革[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5):75-76. 被引量:2
-
9石桂容.遵义四中13—16岁女生胸围低于正常标准[J].贵州体育科技,1990,0(1):22-22.
-
10苏静,夏健松,杨军,王晶,张秋芬,牛英鹏,寇建民.体育保健学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实验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0,22(4):33-36.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