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不足 ,提出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 ,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作者
李新红
机构地区
山东理工大学
出处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5-86,共2页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大学生社团
学生管理
分类号
G455.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18
1
胡敏.
大学生社团之现状及思考[J]
.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2):77-80.
被引量:9
2
王春娟.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问题分析[J]
.知识经济,2008(2):118-119.
被引量:6
3
张陟遥.
浅议高校学生社团如何面对商业赞助[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20(4):97-98.
被引量:11
4
廖良辉.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比较——以美国哈佛大学为研究实例[J]
.青年研究,2005(4):45-48.
被引量:114
5
周建伟,杨长锁,潘素芳.
论大学生社团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19(2):97-98.
被引量:14
6
李文阁.
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3):19-21.
被引量:10
7
宋广文.(高校社团的心理功能)[N].《中国青年报》,1996—1—12.
被引量:1
8
诺内特等 原.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M]中国政法大学社,1994.
被引量:1
9
(德)韦伯(Weber,Max)著,洪天富.儒教与道教[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10
余杰;朱湘红.论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J]高等教育学报,2002(0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王媛媛.
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对策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9):303-304.
2
段兴利,张军成,孙伟国.
高校学生社团与新生的入学适应[J]
.甘肃社会科学,2004(5):180-182.
被引量:19
3
卢望平.
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班级辅导员工作的结合[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8(3):74-76.
4
黄怡敏.
高校学生社团品牌活动建设初探[J]
.中国产业,2010(8):58-58.
被引量:5
5
黄哲.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与校园安全[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4):6-8.
被引量:5
6
闫岩.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对策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12(7):184-184.
被引量:2
7
陈治国.
大学生社团经费管理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09,0(10):76-79.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段兴利,叶进.
社会学视野中的大学新生入学适应[J]
.科学.经济.社会,2006,24(2):66-68.
被引量:4
2
黄辉,钱海燕.
孔子情感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8):1-3.
被引量:4
3
段兴利,刘敏.
大学新生网络成瘾的理论分析[J]
.甘肃社会科学,2007(6):79-81.
被引量:5
4
黄辉,钱海燕.
试论高校学生社团建立团支部的必要性和作用[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3):15-16.
被引量:3
5
段兴利,叶进,权丽华.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浅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4):68-70.
被引量:26
6
韩益凤.
以研究型自主管理模式构建高校学生社团[J]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235-236.
被引量:1
7
邓晓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8):317-317.
被引量:1
8
段兴利,赵娟.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理论分析[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5):40-42.
被引量:1
9
吕旻.
论高校社团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作用[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0):217-218.
10
屠立达,刘涛.
生命关怀视野下的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30-34.
1
郭自亭.
浅析大学生社团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J]
.现代营销(下),2012(12):194-194.
2
冯建业.
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社团活动[J]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0(5):21-22.
被引量:3
3
吴建明,陈国雄.
大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58-60.
被引量:16
4
缪君芳,李丹.
大学生社团活动中文秘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
.文学教育(中),2014(4):43-44.
5
刘洪宇,杨娟娟.
“家校联系本”运用浅议[J]
.四川教育,2016,0(5):46-46.
6
陈庆凯.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25(2):33-34.
7
邢向阳.
浅谈班级建设中的赏识教育[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1(3):234-235.
8
李小蕊,韩晓磊.
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之我见[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3):231-231.
被引量:1
9
张晓娟.
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班务工作策略点滴谈[J]
.新课程(下),2012(9):30-30.
10
张建军.
班主任工作也能“偷懒”[J]
.现代教育,2012(6):121-121.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