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不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1
出处
《前沿》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Forward Position
同被引文献26
-
1綦军.对“三大改造”历史必然性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3):29-34. 被引量:5
-
2刘振强.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3):14-16. 被引量:2
-
3董宝训.和平赎买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态[J].文史哲,2004(4):61-67. 被引量:14
-
4张欣.论晚清书院改课的近代化量变作用[J].台州学院学报,2004,26(4):68-72. 被引量:1
-
5刘波.试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思想转变原因[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2):20-21. 被引量:3
-
6刘建云,陈士义.论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战略的形成[J].理论界,2005(1):193-194. 被引量:1
-
7沙健孙.关于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再评价[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12(1):103-115. 被引量:35
-
8公方海,姜福金.欲速则不达——“社改”后期偏差的主观认识根源探析[J].党史纵横,2002(9):40-41. 被引量:1
-
9陈国清.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期急躁冒进原因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6):686-689. 被引量:4
-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被引量:1456
-
1刘木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J].政法学刊,1999,16(2):103-106.
-
2刘素清,杨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立论基础[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4):47-47.
-
3刘军.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7):8-10.
-
4蔡金发.没有公有制便没有社会主义──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5(7):1-8.
-
5顾坤华,于晓琪.简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根据[J].前沿,1999(8):4-6.
-
6龚育之.邓小平理论──新中国五十年历史的总结和归宿[J].四川党史,2000(1):3-8.
-
7邸乘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J].江淮论坛,2003(6):5-10.
-
8李爱菊.毛泽东的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5(2):146-147. 被引量:1
-
9周振国,康振海.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J].社会科学论坛,1995(6):19-22.
-
10朱宗友,陶林.试论“三个代表”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J].宁夏党校学报,2002,4(6):23-2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