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Citistate理论与区域经济管理体制重构
The Citistate Theory and Restructuring the Regional Economy Management Syste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与现行区域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试图在系统介绍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新观点--citistate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考察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制度因素,提出以citistate理论为指导,重构区域经济管理新体制,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作者
曾坤生
申雄伟
出处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2003年第z1期458-464,共7页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关键词
citistate理论
区域经济
区域管理体制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饶会林著..城市经济学 下[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884.
2
[4][美]安纳利.萨克森宁著,曹莲、杨宇光等译,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3
[5]Neal Peirce: Citistates: Cities and Suburbs in the New World Economy[Z] ,Presented November 5, 1996 at the National Building Museum as part of the Smart Growth Speakers Series.
被引量:1
4
[8]file:///C:/Documents% 20and% 20Settings/Administrator/My% 20Documents/ctext. htm.
被引量:1
5
宋栋著..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52.
6
曾坤生.
跨越式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区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1(1):58-63.
被引量:2
7
高新才,张馨之.
论中国西北城市经济带的构建[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4):1-18.
被引量:13
8
[12]资料选自周定国,纪京慧.世界行政区划图册[M],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9
张文忠著..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93.
10
潘捷军.
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21世纪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J]
.浙江经济,2002(21):17-19.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8
1
中国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2000中国经济年鉴[M].北京:中国经济年鉴社,2000.
被引量:1
2
贾国富.
我国西部开发中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思考[J]
.理论月刊,2001(1):59-60.
被引量:1
3
史育龙.
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趁势分析[J]
.开放导报,2001(4):11-12.
被引量:6
4
赵伟.
区域开放:中国的独特模式及其未来发展趋向[J]
.浙江学刊,2001(2):76-80.
被引量:41
5
朱英明.
大陆桥城市轴:西部大开发的主动脉[J]
.人文杂志,2001(2):80-83.
被引量:4
6
李一.
城市化: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J]
.宁夏社会科学,2001(2):31-33.
被引量:10
7
曾坤生.
大学市场化及其发展趋势[J]
.中国软科学,2001(9):31-35.
被引量:11
8
张嘉选.
西部开发与理论研究西移问题[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9(3):7-1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5
1
张清辉.
基于城市经济成长力比较的西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以甘肃为例[J]
.社科纵横,2004,19(1):5-7.
2
柴福洪.
税收征、管、查协调运行机制研究[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3):62-68.
被引量:1
3
吕林.
都市圈理论与我国城市化进程[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24(4):74-77.
被引量:2
4
金石.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市场一体化[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2):150-153.
被引量:2
5
南平,姚永鹏,张方明.
甘肃省城市经济辐射区及其经济协作区研究[J]
.人文地理,2006,21(2):89-92.
被引量:35
6
夏学文.
发挥区位优势建立大别山经济协作区[J]
.商场现代化,2006(05S):251-253.
被引量:2
7
李红顺.
情感教育在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10):51-51.
8
康洪.
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3(6):45-47.
9
张云燕,王奕.
区域和谐与地方政府区际行政行为创新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268-270.
10
张远军.
“中部崛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实证[J]
.经济师,2006(10):280-280.
被引量:3
1
陈宪.
试论我国区域经济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J]
.当代财经,1989(3):9-11.
2
曾坤生,申雄伟,王劲峰.
Citistate理论评介及其借鉴[J]
.国际经贸探索,2005,21(3):8-12.
被引量:1
3
毛建海.
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管理的路该怎么走?[J]
.经济论坛,1999(19):30-30.
4
孙卓.
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研究[J]
.赤子,2016(2):137-137.
5
李瑞君.
产权制度创新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构[J]
.财会学习,2016,0(7):185-185.
6
李基云,朴日勋.
珲春——图们江地区开发与延边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
.延边党校学报,1996,13(4):30-34.
7
杜平.
刘易斯拐点与区域产业优势重构[J]
.浙江经济,2011(8):34-35.
被引量:2
8
金祥荣,朱希伟.
重构区域特色产业组织是当务之急[J]
.浙江经济,2001(10):39-40.
被引量:2
9
张秀生,陈慧女.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成因、影响与对策[J]
.经济评论,2008(2):53-57.
被引量:31
10
门纪辉.
关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对西部大开发的促进作用[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3):46-48.
中国管理科学
2003年 第z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