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前后提出“以苏为鉴”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端,形成和发展了八大的正确路线与方针政策,在诸多方面开始酝酿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框架。
作者
徐南
机构地区
中共铜陵市委党史研究室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z1期29-30,共2页
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毛泽东
以苏为鉴
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发端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赵兰敏.
中共“八大”前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569-573.
2
刘会.
中共“八大”前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再出发”的历史定位与理论启示(1956年-1957年)[J]
.中国科技博览,2010(1):223-223.
3
邹昆辉.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12):52-53.
被引量:4
4
王刚,韩迈.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新探[J]
.世纪桥,2009(1):41-42.
5
何云峰.
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努力[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4):12-15.
6
丁俊萍.
中共八大前后刘少奇发展生产力思想探析[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6):22-27.
被引量:4
7
张兰英.
邓小平理论对现代化的创新[J]
.南平师专学报,2004,23(3):29-30.
8
杨建领.
毛泽东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特点[J]
.社科纵横,2011,26(11):105-107.
9
何云峰.
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成功的原因[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1):44-47.
被引量:2
10
李新富.
邓小平与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差异性分析[J]
.科教文汇,2008(7):139-14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z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