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动结式的语义关系与句式变换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用语义指向分析和语义特征分析,考察了汉语动结式在入句前的内部语义关系和入句后与前后名词性成分所形成的外部语义关系。动结式入句后的不同外部语义关系,可以解释它们与“把字句/被动句/重动句”之间的变换关系。
作者
黄晓琴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59-161,共3页
Applied Linguistics
关键词
语义指向
语义特征分析
自动关系
使动关系
他动关系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徐通锵著..基础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94.
2
杨庆蕙主编..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018.
3
马庆株编著..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196.
4
王力著..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48.
5
王力著..汉语史稿 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0:212.
同被引文献
38
1
王红旗.
动结式述补结构的语义是什么[J]
.汉语学习,1996(1):24-27.
被引量:33
2
龚千炎.
动结式复合动词及其构成的动词谓语句式[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2(3):94-102.
被引量:8
3
宋文辉.
动结式在几个句式中的分布[J]
.语文研究,2004(3):13-19.
被引量:12
4
熊仲儒.
动结式的致事选择[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471-476.
被引量:28
5
程琪龙.
致使概念语义结构的认知研究[J]
.现代外语,2001,24(2):121-132.
被引量:58
6
延俊荣.
动结式V+Rv带宾语的标记模式[J]
.语文研究,2001(4):25-29.
被引量:3
7
吕文华.
关于述补结构系统的思考——兼谈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J]
.世界汉语教学,2001,15(3):78-83.
被引量:29
8
张登岐.
动补结构带宾语的分析[J]
.黄冈师专学报,1996,16(4):52-55.
被引量:4
9
延俊荣.
动结式“V+Rv”带宾语情况考察[J]
.汉语学习,2002(5):29-31.
被引量:3
10
蔡芸.
使役化构词规则及其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
.现代外语,2000,23(2):174-182.
被引量:41
引证文献
3
1
余丽娜.
使成小句的概念框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6(1):5-9.
被引量:1
2
张豫峰,郑薇.
现代汉语表致使态的使成句分析[J]
.汉语学习,2008(4):31-37.
被引量:2
3
常婧.
汉语动结式受事论元的实现方式[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6-49.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胡妍妍.
对致使概念结构的探索[J]
.消费导刊,2009,0(19):176-176.
2
谢燕丽.
浅析现代汉语使成句的句式多义性[J]
.文教资料,2017(20):23-24.
3
石毓智.
古今汉语动词概念化方式的变化及其对语法的影响[J]
.汉语学习,2003(4):1-8.
被引量:30
1
儿仓德和.
论锡伯语的动词后缀-ve[J]
.满语研究,2007(2):11-16.
2
杨尚贵.
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举隅[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71-73.
3
多杰东智.
简析安多藏语动词的自主非自主与使动自动关系[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114-117.
被引量:6
4
董莲池,高云海.
甲骨文使动、为动用法举例[J]
.古汉语研究,1991(3):95-96.
被引量:4
5
薛恩奎.
因果结构语义关系解析[J]
.外语学刊,2008(4):34-39.
被引量:6
6
丁顺福.
文言文“于动式”动宾结构刍议[J]
.运城学院学报,1994,15(2):80-81.
7
张维芬.
情感动词逆向功能的运用[J]
.湖南教育(中旬)(B),2009(3):45-45.
8
张茜茜,陈平.
“说”字音义考[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3):56-58.
被引量:1
9
陈庆汉.
“N的V”短语的语义结构[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1):106-110.
被引量:5
10
周清明.
为“为动用法”争一席位[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81,0(2):68-71.
语言文字应用
2005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