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3-14,共2页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同被引文献14
-
1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J].经济研究,2001,36(11):3-11. 被引量:785
-
2王建新.会计国际化环境制约、策略选择及其效果研究——来自《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5,21(3):15-22. 被引量:5
-
3陈晓,王琨.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与国有股改革——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2005,40(4):77-86. 被引量:345
-
4叶勇,胡培,何伟.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J].管理科学,2005,18(2):58-64. 被引量:58
-
5夏立军,方轶强.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40(5):40-51. 被引量:1081
-
6李涛.国有股权、经营风险、预算软约束与公司业绩: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发现[J].经济研究,2005,40(7):77-89. 被引量:79
-
7樊纲.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1年)[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被引量:1
-
8Fama, Eugene F., and Michael C. Jensen, 1983.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6, 327-349 被引量:1
-
9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34(9):47-55. 被引量:327
-
10胡志颖.“非货币性交易”的经济学思考——兼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J].四川会计,2000(5):27-2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5
-
1王克敏,廉鹏,向阳.上市公司“出身”与盈余质量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9,7(1):3-28. 被引量:14
-
2李成云.法与金融视角下公司理财制度影响研究:回顾与展望[J].财会通讯(下),2012(2):115-118.
-
3朱元林.探讨财会处理中的非货币性交易[J].大科技,2012(22):306-307.
-
4傅蕴英,田琼.市场环境、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下),2014(1):65-68. 被引量:2
-
5许广娟.上市公司非货币交易准则的问题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0,0(10X):88-89. 被引量:1
-
1黄位文.对会计准则修订的思考[J].职业圈,2007(19):48-51.
-
2张松,宋留栓.会计准则修订后VC/PE型企业财税处理对比分析与案例研究[J].财会学习,2014(8):31-33.
-
3唐卫永.刍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修订的重大突破[J].天津财税,2001(10):51-52.
-
4程合乾.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修订后的主要变化[J].中州审计,2002(2):32-32.
-
5房勇.浅议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修订前后之差异[J].山东审计,2003(2):30-30.
-
6柴俊杰.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修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9):92-93. 被引量:3
-
7俊良,亚军,石岭.五项会计准则修订前后之比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3(5):20-22.
-
8王其洋.《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若干问题浅议[J].经营管理者,2015(1Z).
-
9俊良,亚军,等.五项会计准则修订前后之比较[J].广州财政会计,2002(5):33-36.
-
10田笑丰,熊芳.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应用的影响[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11(2):56-6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