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缺席的根据:论物权关系的本质——兼论《物权法》第二条关于物权的定义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般认为,物权关系的本质包括三种学说:对物关系的支配性说、对人关系的排他性说以及既包括对物关系的支配性又包括对人关系排他性的折中说。尽管区分出了三种学说,但实际上这些观点都是建立在所有法律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维方式上的。在探析法律关系本质上,主要是依据康德和萨维尼学说的基础,指出物权关系的本质只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物权法》中关于物权的定义进行了评析。认定物权是作为自由意志主体的现实化。物权存在的意义就是自由能够现实化的意义。同时也对学界关于物权的发展从"物权的归属到利用"趋势的理论进行了评析。
作者 周清林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87,共5页 Academic Foru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王利明.物权概念的再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2002(2):82-90. 被引量:18
  •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67.
  • 3(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王晓晔等译..德国民法通论 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007.
  • 4龙卫球著..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723.
  • 5(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 又名,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60.

二级参考文献20

  • 1[法]茹利欧·莫兰杰尔.《法国民法教程》[A]..《外国民法资料选编》[C].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227页. 被引量:1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P82. 被引量:24
  • 3《奥地利民法》第307条规定:“物权是属于个人的财产上的权利,可以对抗任何人。”第308条规定:“物之物权,包括占有、所有、担保、地役与继承权利。” 被引量:1
  • 4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通则·所有权》,台湾1992年版,第32页。 被引量:1
  • 5参见《世界大百科事典》第26卷,日本平凡社,第484页。 被引量:1
  • 6谢在全:《民法物权论》,台湾1997年修订版,第17页。 被引量:1
  • 7郑成思.“关于制定“财产法”而不是“物权法”的建议”[J].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信息专版,. 被引量:1
  • 8Lawrence M.Friedman,The law of The Living,TheLaw of The Dead:Property,Succession,and Society,1966Wis.L.Rcv.Vol 29,1980. 被引量:1
  • 9Carbonnier,Les biens,p.38.转引自尹田:《法国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被引量:2
  • 10参见布莱克斯通:《英国法注释》第2卷,转引自海因·克茨等:《德国民商法导论》,楚建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第189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