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产后出血280例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探讨不同产后出血量产妇的干预措施、并发症及输血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于某医院分娩的28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按其出血量分为3组:1000~<2000ml组213例,2000~<3000ml组32例,≥3000ml组35例,比较3组间的干预措施、并发症及输血情况。结果 干预措施中,子宫压迫缝合术(31.5%、62.5%、60.0%)、子宫动脉结扎术(0.5%、9.4%、20.0%)、盆腔血管栓塞术(2.8%、9.4%、11.4%)、子宫全切术(0、0、25.7%)和子宫次全切术(0、0、5.7%)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组产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0、6.3%、20.0%)、失血性休克(0.5%、3.1%、34.3%)、肺损伤(0、6.3%、2.9%)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6例接受输注血液制品治疗的患者中,3组间随着出血量的增加,输注红细胞及新鲜冰冻血浆的量随之增大(H=126.228、35.598,P<0.01)。结论 对产后出血量进行分级预警,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药物及外科干预措施,合理输注血液成分,提高产妇预后。关键词:产后出血;出血量;干预措施;输血;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产后出血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研究显示,产后出血量与围产期子宫切除存在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收集了某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干预措施及妊娠结局,比较不同产后出血量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产前保健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达到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严重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希望能帮助基层产科工作者对孕妇发生产后出血进行认识,及时进行宣教、预防、治疗,高危患者及时转诊,减少相关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 李焕君
机构地区 秦皇岛柳江医院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