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聚乙二醇化G-CSF和重组人G-CSF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的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探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AML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50例初诊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20例;根据化疗后使用药物不同分为PEG-rhG-CSF组24例和rhG-CSF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恢复时间、感染发生率及程度。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诱导化疗方案、初诊AN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ANC均在化疗结束后第5天最低:PEG-rhG-CSF组为 0.02(0.00~1.14)×109 /L; rhG-CSF组0.04(0.00~0.12)×109 /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PEG-rhG-CSF组和rhG-CSF组ANC恢复时间中位值分别为 13(10-25)d 和 17(15~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68,P=0.04)。两组患者均发生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两组感染的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G-rhG-CSF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更快,同时减少了注射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 李志涛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0期25-26,共2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