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属于心内科。发生机制有心脏冲动的起源异常、传导异常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心律失常的轻重两种程度在患者身上有时会形成两极分化的表现,轻度患者往往只有轻微症状或是没有任何症状表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也没有任何影响。但严重的心律失常,则完全相反,一旦发病很难救治,且患者容易猝死。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种,较为常见的特征有疲累、心悸、通身乏力、情绪起伏大,有时还会表现为无法自如行动,以及低射血分数、胆心综合征和儿茶酚胺分泌过量等症状。对于这类心律失常患者,及时有效的采取治疗手段,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降低他们的死亡概率。治疗合并症的关键是重视对基础疾病的治疗以及及时纠正诱发原因。抗心律失常病症的药物在使用时要多方兼顾,既注重心脏功能的改善,也要防止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不当所导致的心律失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