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晋南朝时期狐的形象转变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狐的形象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两汉时期,人们普遍认为狐狸是瑞兽,狐狸拥有拟人化特征。至魏晋南北朝,文献可见狐狸具有了人的外形,但形象日益被丑化。由于胡族入侵,江南民众对狐狸的态度转变为警戒与厌恶。两晋以后,狐成为胡人在自然界的映射。总之,汉晋南朝时期,长江流域成为狐怪故事的渊薮,狐狸的文化形象也随着狐怪故事的涌现而不断转变。这一发展轨迹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动物以及妖怪鬼神认知的转变,也体现了人类生存空间和文化观念的变化。
作者
姚秀敏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长江文史论丛》
2022年第1期84-96,共13页
关键词
狐
狐妖
胡人
汉晋南朝
长江流域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3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刘怡..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D].西北大学,2021:
2
姚立江,潘兰香著..人文动物 动物符号与中国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383.
3
(日)伊滕清司著..中国的神兽与恶鬼 《山海经》的世界 增补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296.
4
山民著..狐狸信仰之谜[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227.
5
李建国著..中国狐文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95.
6
(日)吉野裕子著,井上聪等译..神秘的狐狸 阴阳五行与狐崇拜[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165.
7
(英)胡司德著..早期中国的食物、祭祀和圣贤[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231.
8
王青.
早期狐怪故事:文化偏见下的胡人形象[J]
.西域研究,2003(4):91-97.
被引量:18
9
徐瑞..中国古代九尾狐形象流变研究[D].山东大学,2020:
10
王守亮.
唐前瑞狐文化的演变与兴衰[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30(1):50-5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本社.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被引量:3
2
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2008.
被引量:18
3
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被引量:109
4
郝懿行.尔雅义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2..
被引量:15
5
班固.白虎通德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被引量:20
6
安居香山 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被引量:59
7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被引量:1071
8
郭璞.山海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被引量:18
9
李炳海.从九尾狐到狐媚女妖--中国古代的狐图腾与狐意象[J].学术月刊,1993(12):72-78.
被引量:2
10
李防.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9:365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9
1
杨瑾.
胡汉交融视角下唐代胡人“胡性”的建构与认同[J]
.唐史论丛,2022(2):182-199.
2
焦杰.
情感史视角下的唐代士子婚前出妾现象探究[J]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2(1):1-11.
3
胡梅.
论魏晋南北朝志怪中的人妖恋小说[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39-44.
被引量:2
4
葛承雍.
论唐代长安西域移民的生活环境[J]
.西域研究,2005(3):1-7.
被引量:1
5
刘永连.
“狐”与“胡”关系再探[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4):149-153.
被引量:6
6
张莹.
从《太平广记》探视隋唐社会人文风貌[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1):177-177.
7
杨瑾.
唐墓壁画中的胡人形象[J]
.文博,2011(3):35-44.
被引量:4
8
邹淑琴.
汉魏六朝诗文中的胡姬形象[J]
.西域研究,2013(3):116-121.
被引量:1
9
任志强.
狐与胡:唐代狐精故事中的文化他者[J]
.民族文学研究,2013,31(6):126-135.
被引量:5
10
高华平,朱佩弦.
阮籍与佛教关系新探——由阮籍、谢鲲“非礼”邻女事谈起[J]
.江汉论坛,2015(7):89-93.
1
闫翥骐.
论唐代狐怪故事的叙事技巧[J]
.中国民族博览,2019,0(8):99-100.
2
唐瑄孜.
论北齐朝服制度的汉化与革新[J]
.收藏家,2023(7):7-14.
3
王欣亚.
陕北地区汉代“胡人”墓考察[J]
.考古与文物,2023(6):87-95.
4
李瑞冰.
项目式教研活动中英语教师的角色认知与转变[J]
.英语教师,2023,23(19):189-192.
5
徐艺萌.
共同体视野下中古独孤氏墓志中汉族先祖认同[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3,44(9):11-15.
6
蒋媛,蒋巍.
新媒体语境下秦腔“耍牙”数字设计与推广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24(2):81-83.
被引量:1
7
许万军.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鬼神元素”文化探赜[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48):33-35.
8
徐艺萌.
论隋唐成氏的华夏祖先认同——以出土墓志为中心[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45(5):67-71.
9
张孟蕊.
“开皇乐议”相关问题新论[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4):21-24.
10
马旭.
刘咸炘《神释》篇对宗教、灵学、迷信的思考[J]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3(1):129-140.
长江文史论丛
202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