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华安畲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华安畲歌是畲族民歌当中特有的支系,一直以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承、演变。然而在时代的变迁中,华安畲家民歌这一畲族族群特有的艺术符号正日渐衰微,传承与保护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华安畲歌传承人的访谈,对这一文化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力求挖掘出华安畲族民歌从历史到现代变迁过程中族群记忆与身份认同的变化。
作者
李宝佳
机构地区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美育》
2021年第6期65-69,共5页
Aesthetic Education
关键词
畲歌
文化传承
文化保护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38.
2
周荫昌.
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全国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的总结报告(节选)[J]
.中国音乐教育,1996(3):11-13.
被引量:17
3
谢嘉幸,郁文武编著..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8.
4
彭兆荣.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J]
.西北民族研究,2014(4):118-126.
被引量:11
5
蓝雪霏.
畲族传统社会中的“歌言”与其生态链运作[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4):95-103.
被引量:7
6
王耀华.
旋律音调结构与民族源流考证——以苗、瑶、畲三族为例[J]
.音乐研究,2013(2):5-18.
被引量:9
7
蓝雪霏.
畲族音乐史三题[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1):44-52.
被引量:7
8
樊祖荫.
畲族“双条落”的基本规律及其偶然因素[J]
.中国音乐,1985(1):41-44.
被引量:7
9
蓝雪菲.
畲族音乐的形式[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1):83-92.
被引量:12
10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编辑委员会编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浙江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749.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黄翔鹏.
释“楚商”——从曾侯钟的调式研究管窥楚文化问题[J]
.文艺研究,1979(2):72-81.
被引量:21
2
黄翔鹏.
乐问——中国传统音乐历代疑案百题(上)[J]
.音乐研究,1997(3):5-24.
被引量:18
3
蒲亨强.
苗瑶畲三族民歌音调之比较[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1):12-17.
被引量:18
4
马骧.
畲族民歌词格的“三条变”——与《诗经》风歌的比较研究[J]
.中国音乐,1991(4):62-64.
被引量:8
5
孔孝云,董卫.
历史城市中心区的演变过程及其空间整合研究——以杭州市武林广场及周边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J]
.城市建筑,2006,3(12):42-45.
被引量:6
6
王耀华.
关于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下)——以畲族民歌为例[J]
.音乐研究,2007(2):15-21.
被引量:14
7
蓝炯熹(总纂).福安畲族志[M].1992(油印本).
被引量:1
8
雷阵鸣(主编).畲族情歌选[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
被引量:2
9
蓝炯熹总纂.福安畲族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10
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4
1
金婵娟.
浅谈节奏训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3):215-216.
被引量:1
2
吴碧玲.
福建畲族民歌“双条落”的艺术特点[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7):108-112.
被引量:3
3
蓝雪霏.
1950-1997年的畲族音乐研究综述[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3):89-96.
被引量:13
4
吴极巧.
新疆伊犁州学校音乐教育中关于哈萨克民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艺术百家,2010,26(A01):370-375.
被引量:1
5
成晓.
畲歌音乐探析——观“文成县畲族三月三对歌节”之后思[J]
.黄河之声,2011(6):87-89.
被引量:1
6
薛伟.
从乐中学 从学中做 从做中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途径[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172-172.
被引量:1
7
曹沁芳,汤光华.
福安畲歌的音乐特色及文化内涵解析[J]
.黄河之声,2008,0(3):116-119.
8
侯宝平.
试论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
.音乐创作,2012(2):172-174.
被引量:4
9
侯小林.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24(1):78-79.
被引量:1
10
康良生.
试论我国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协调发展[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5):190-19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
1
苑利.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之忧[J]
.探索与争鸣,2007(7):66-68.
被引量:109
2
洪艳.
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J]
.学术探索,2013(6):106-109.
被引量:11
3
张云.
安徽宁国畲族民歌的传承、发展与保护[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2):262-26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汪斌,熊辉.
安徽畲族民歌的发展困境与传承路径[J]
.皖西学院学报,2023,39(6):139-143.
1
罗立夫(词),朱兴章(曲).
最美畲歌[J]
.福建歌声,2021(3):14-14.
2
李宝佳.
管窥漳州华安畲族民歌的历史记忆与音乐文化[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2(1):76-80.
被引量:1
3
洪艳.
畲人歌唱观念述评[J]
.中国音乐,2021(4):192-197.
被引量:2
4
编辑部.
创新不止的电子行业: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催生增量需求[J]
.汽车与配件,2022(5):52-54.
被引量:1
5
李娜.
滇越濮拉人的族群记忆与文化特征[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21,38(6):108-114.
6
林锦屏.
闽东畲族传统文化传承路径研究——以文化空间再造为视角[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5-21.
被引量:1
7
周哲.
畲族民歌艺术的文化变迁[J]
.音乐教育与创作,2021(12):33-37.
8
苏前忠.
简论赣东北山歌及其艺术特征[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1,41(5):101-107.
9
钟世华.
主持人按语[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39(1):32-32.
10
王丽君,袁勇麟.
海洋文化的记忆场域:夏曼·蓝波安散文中的饮食书写[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12):115-118.
美育
202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