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浅论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造就了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彩,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交互认同促进了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民族文化的价值追求则是其汇入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增强文化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作者
齐欢
刘墨
艾力
机构地区
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民族论坛》
2020年第4期60-63,共4页
Minzu Tribune
基金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内蒙古民族工作百年史研究”(20BMZ017)
关键词
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
文化认同
文化共同体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郑新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民族文化建设论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80-84.
被引量:1
2
习近平.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
.新华月报,2019,0(20):21-24.
被引量:66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民族理论政策“十二条”:与时俱进结新果[N].中国民族报,2010-12-31(11).
被引量:1
2
盖尔纳·厄内斯特.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3
贾仲益,赵建利.略论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与研究方法[M]//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全国首届民族文化论坛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4
王阳.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之探析[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30(2):82-8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65
1
崔晓琰,扎西.
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5-12.
被引量:12
2
史金波.
增强凝聚力 开启新征程[J]
.民族研究,2021(1):48-51.
3
杨须爱.
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再生产的价值与路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J]
.民族研究,2021(1):30-47.
被引量:37
4
李丽萍,丁龙召,岳献荣.
列宁和习近平“共同体”思想的共同价值指向[J]
.民族论坛,2020(4):3-9.
被引量:1
5
张艾力,桑海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改革探索[J]
.民族论坛,2019(4):25-28.
被引量:2
6
高永久.
民族关系预警分析与管理的反思——《民族关系和谐性监测预警及主动调控机制研究》评介[J]
.民族论坛,2019,0(4):9-12.
7
李红梅,王顺安.
试论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8,32(4):80-83.
被引量:1
8
王东平.
白寿彝先生的民族史研究之理论贡献及其当代意义[J]
.史学史研究,2019,0(4):41-47.
9
袁剑.
“中华民族”的地缘之维——共同体意识构筑中的“人—地关系”与思想史路径[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6):90-96.
被引量:8
10
艾斌.
民族交融的影响机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基于2018年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数据[J]
.民族研究,2019(6):16-3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9
1
黄国荣.
浅析内蒙古东部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特征[J]
.音乐创作,2014(2):160-161.
被引量:3
2
黄金.
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5):125-128.
被引量:10
3
孙岿,田文霞.
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J]
.贵州民族研究,2017,38(8):153-156.
被引量:18
4
高丙中.
从文化的代表性意涵理解世界文化遗产[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2(5):40-48.
被引量:19
5
阿斯雅,候燕.
“全球视野下草原音乐的传承创新与交流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J]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8,15(2):20-24.
被引量:2
6
杨曦帆.
在地方性与全球化之间——“安达乐队”观后及全球视野下的少数民族音乐创作[J]
.人民音乐,2018(9):46-48.
被引量:1
7
吴海山.
内蒙古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1):9-10.
被引量:2
8
包·达尔汗.
共同体文化互赏互认中少数民族音乐学之价值[J]
.艺术评论,2020(8):71-83.
被引量:2
9
郝时远.
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6):1-10.
被引量:157
10
乌日陶克套胡,王瑞军.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融入内蒙古实现“两个共同”全过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1):36-4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李伟.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四个维度[J]
.民族论坛,2023(4):12-21.
被引量:1
2
周厅.
在内蒙古民族音乐文化中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及有效策略[J]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22,26(1):32-3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高萍萍.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民族音乐文化生态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39(10):97-101.
2
周昀启.
笙曲《欢乐的草原》的演奏分析[J]
.黄河之声,2023(14):172-175.
3
谭敏.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特性和功能分析[J]
.艺术评鉴,2024(9):183-188.
1
彭雷霆,周阳.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认同的重构路径研究[J]
.文化软实力研究,2021,6(1):43-52.
被引量:7
民族论坛
202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