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巴赫金的伦理哲学,以责任为中心,从现实的人的生活出发,把人的行为作为人的基本活动与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形成所谓"行为即事件",它探讨人的行为构建,行为的现实性、选择、责任、价值、应分、参与、信仰、行为动机与行为产品。从这些行为的构成因素中,引出、确立于行为交往中的"我与他人""我与你"的构建,人的存在的最高构形原则。在"我与你"的关系中,我负有责任,甚至牺牲也在所不惜,以达到行为责任的统一的追求。这种伦理哲学和以它为基础的哲学人类学,其积极方面,有助于我们对于伦理哲学的认识;对于只讲物质追求、感情思想可以任意买卖的当代生活来说,能够从精神方面提升我们行为的品格;在弥补生活与文化之间的失衡方面,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巴赫金在后来的美学、作家研究、超语言学等多种著作与笔记中,提出了意识的内在的社会性特征,它必然要形之于外,通过对话与人的存在的形态、本质的阐发,进一步把"我与他人""我与你"的关系具体化。人如何存在?他的存在的方式又是如何?这些问题,从诗学方面来说,在文学研究中建立了独创性的对话诗学、文化历史诗学,深刻影响了当今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论。同时,这些问题在20世纪又受到不少哲学家的不断追问,巴赫金对此做出了独特的回答,建立了一种具有高度人文精神的、广泛意义上的对话哲学,提出人类生活按其本性是对话性的,要求对人和人类的命运持有对话立场。这种对话哲学思想,流行于当今人文科学界与社会生活。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38,共17页
Literary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