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天子的冕旒究竟是十二還是二十四?這是困擾我國學界將近兩千年的一個老話題。實際上,它並不是没有標準答案。“天之大數,不過十二”,這是古人信奉的一條準則,天子的冕旒也不例外。漢明帝永平二年的冕服定制就是據此而定。“二十四旒”説出自鄭玄對《禮記》《周禮》二書的誤注。由於鄭注長期立於官學,鄭玄在學界的權威,達到了“寧道孔聖誤,諱聞鄭服非”的嚇人程度。在這樣的學術氛圍中,群體性地説錯話,也就不足爲怪了。更有甚者,由宋至明,弄假成真,皇帝們頭上戴的也變成了貨真價實的二十四旒的冕,壓得宋太祖抱怨“華而且重”。清代漢學發達,學者們對冕旒問題作了澄清。苟假以時日,有望統一認識,使後人不再重蹈覆轍。孰料民國肇建,即廢除經學。迄今百年,國人經學水準大降,雖大師級學者也莫能外。“二十四旒”説遂東山再起。其中教訓,值得深思。至於一些學者把“二十四旒”説扣到了西漢叔孫通頭上,那是一個句讀錯誤惹的事兒。
出处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23年第1期40-67,共28页
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