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689年《尼布楚条约》首次划定了中俄东段国界。根据条约,两国东段边界终点至海,清晰明确。然而,东段边界的起点,即额尔古纳河界段的起点,《尼布楚条约》的俄文本则与拉丁文本和满文本规定不一。俄文本以额尔古纳河河源呼伦湖为起点,拉丁文本和满文本却以墨里勒克河口为起点。这不仅引发了中俄学术界对额尔古纳河界段起点的长期争论,而且引发了后来两国在呼伦贝尔地区的一系列边界领土纠纷。清政府代表在谈判过程中对俄方提出的额尔古纳河边界"直至河源"的要求未始终如一地予以明确反对;对俄方递交的四个拉丁文条约草案中"直至河源"的规定也未要求其进行修改;在谈判的最后环节俄方是依据清政府提供的没有"直至河源"字样的拉丁文样本誊写了自己的拉丁文本,而其提交的俄文本则是前一日拟定的带有"直至河源"字样的旧文本。由此造成了中俄双方拉丁文本内容相同,而俄文本则与拉丁文本和满文本内容不同的情况。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2-171,共10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清筹边大臣与中俄界务交涉研究”(项目编号:18BZS11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