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尸—鬼:鲁迅“骂之为战”中的语义递进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鲁迅同其论敌的“骂战”无疑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事件。近些年,学界或重溯鲁迅与各派交锋的历史现场,借助不同话语,对每场论战之“实质”提出新解;或探求鲁迅“骂之为战”的生发路径,重新衡度骂战文本的历史价值与美学价值(2)。诸多研究成果自然大有裨益于评骘、阐释乃至重构鲁迅的“骂”,此处毋须赘言。但研究者往往忽视了最为表象的言语层面,即鲁迅如何“骂”?所谓“骂,詈也”(3),乃是以恶言相加于人。鲁迅是否在“骂战”中常常恶言相向呢?显然,纯用粗劣的詈语攻击论敌,以求中伤,并非鲁迅之风格。
作者 李辉
出处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3年第2期43-55,共13页 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公共数据库的古文字字符集标准研制”(21&ZD309)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刘玉凯.“流尸”考释[J].鲁迅研究月刊,1992(4):63-64. 被引量:1
  • 2谢德铣著..鲁迅作品中的绍兴方言注释[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110.
  • 3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1568.
  • 4(清)谭嗣同著,吴海兰评注..仁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89.
  • 5许维遹撰..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6:642.
  • 6荣太之.鲁迅在同文书院讲演的《流氓与文学》的新发现[J].鲁迅研究动态,1983(6):7-9. 被引量:2
  • 7鲁迅著..鲁迅全集 第14卷 书信 1936 致外国人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69.
  • 8(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277.
  • 9《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 毛诗正义 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81.
  • 10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1045).

二级参考文献25

  • 1孙郁.鬼气·血气·正气[J].鲁迅研究月刊,1998(3):45-47. 被引量:6
  • 2[11]《鲁迅全集》第七卷第240、238、23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被引量:1
  • 3伊藤虎丸:《鲁迅的生命与鬼》(见"鲁迅研究网站"). 被引量:1
  • 4《鲁迅全集》第六卷第328页. 被引量:1
  • 5[18]《鲁迅全集》第一卷第242、361、246页. 被引量:1
  • 6《鲁迅全集》第二卷第248页. 被引量:1
  • 7《周作人文类编·花煞》第619、401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被引量:1
  • 8《鲁迅全集》第三卷第104、108页. 被引量:1
  • 9[21]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第197、303、30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被引量:1
  • 10《鲁迅书信集(上卷)》第6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