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刑赏忠厚之至论》是苏轼于宋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而写的文章。当时的文坛领袖、主考官欧阳修出的策论试题《刑赏忠厚之至论》,出自《尚书·大禹谟》"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句下孔安国注:"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对于苏轼的这篇命题作文,欧阳修十分欣赏,认为它尽脱五代、宋初以来的浮夸艰涩文风。康熙三十四年(1695),苏轼牛刀小试的这篇政论文章被收入民间编撰、毫无媚俗气息的《古文观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里,能够入选《古文观止》,当属经典中之经典,名篇中之名篇。编者以"观止"冠名,恐怕确有当初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九韶》舞乐后的那种心境。与苏轼其他流传甚广的磅礴大篇相比,这篇应试考卷因其体例(策论)、题材(法律),较少有人提及,却是学法政之人不得不读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