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膝关节肌肉疲劳对蹬伸和缓冲形式下肌肉激活的影响及与生物力学表现的关系,评估疲劳后可能的损伤风险。方法选取20名无膝关节损伤史的大学生。分别测试最大摄氧量和60°/s下等速膝屈曲力;疲劳前单腿落地测试,基于最大蹬伸力量50%负荷的蹬伸疲劳诱导及疲劳后落地测试。在股内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长头粘贴电极采集肌电用Matlab处理。受试者身上粘贴13个标记点,动捕及测力台同步记录单腿落地时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并导入V3D处理。SPSS 26.0执行配对t检验分析疲劳前后指标差异,并分析关节角度,共激活指数变化率,最大摄氧量,等速屈肌力量,最大动态蹬伸力量,BMI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随疲劳加深股二/股四共激活显著增加。疲劳后单腿落地过程中股二头肌共激活增加[P=0.035(-1.263~0.006)],而股外侧肌并无显著性差异。触地时表现出更小的膝屈曲角[P=0.014(0.0697~4.744)]和更大力矩[P=0.018(0.042~0.338)],最大屈曲角减小[P=0.002(5.004~16.404)]。膝屈曲角变化与共激活变化率正相关(0.956)而与最大摄氧量呈负相关(-0.908),与屈肌力等无相关关系。结论蹬伸疲劳导致股二头肌激活增强,以更僵硬的动作着地。本研究从肌肉激活层面解释了运动疲劳会增加ACL损伤发生风险的可能,增加最大摄氧量和股四头肌力量耐力是预防损伤的有效途径。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3-133,共1页
Journal of Medical Biomechanic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TY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