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等待”“团圆”主题的性别化诠释——京剧《红鬃烈马》与小说《小团圆》的审美伦理差异

The Gender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Theatric Motif “Waiting” and “Reunion”:The Aesthetic Eth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eking Opera Hong Zong Lie Ma and Eileen Chang’s Fiction Xiao Tuan Yua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抗战时期,以京剧《红鬃烈马》为代表的家庭悲喜剧虽迎合了观众的文艺欣赏习惯和现实情感需求,但其以性别划分的双重道德标准却渗透出浓厚的宗法制夫权意识。张爱玲的自传性小说《小团圆》紧密围绕战争中的两性关系来展开,在20世纪40年代的个人经验语境中重新诠释了《红鬃烈马》的“等待”和“团圆”主题。《小团圆》着重刻画了一夫多妻文艺表象与现实情境的反差,体现了现代女性作家对于传统文艺作品中性别审美伦理的自觉反馈,以及在虚构和现实不同认知模式之间切换的分离性策略。
作者 陆洋
出处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68-78,共11页 Journal of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8

  • 1《小团圆》,第110、242页. 被引量:2
  • 2胡兰成.《今生今世》.台北远景出版公司1976年版,第183页;第307页. 被引量:1
  • 3李黎.《浮花飞絮张爱玲),台北印刻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8、36、167页. 被引量:1
  • 4孙康宜.《古典与现代的女性阐释》[J].台北联合文学,1998,. 被引量:2
  • 5《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被引量:1
  • 6李黎.《浮花飞絮张爱玲》.印刻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135页. 被引量:1
  • 7司马新.《张爱玲的今生缘》.李黎.《浮花飞絮张爱玲》,印刻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100页. 被引量:1
  • 8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论》.志文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50-167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