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近世东亚的圣贤像及其成圣工夫论——基于阳明、退溪的中韩比较论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王阳明、李退溪的圣贤像及其成圣工夫论为线索,从比较思想史的角度对中、韩两国历史上理想人格的塑造及其异同关系进行了论述。本文认为,退溪强调的是圣人之学,而阳明强调的圣人之志。所以阳明的成圣工夫论凸显的是个体的主体性、随遇成务的灵活性,而退溪的成圣工夫论凸显的则是君国的主体性、以敬为主的真实性。与忽视知识论、重视实践论和意志论的阳明的成圣工夫论不同,退溪的《圣学十图》可以说是儒家知识论与道德论、实践论的完美统一。若从政治学意义上说,阳明的圣人观可谓德性实践的、平等的圣人观,而退溪的圣人观则是德性知识的、精英的圣人观。
作者 钱明
出处 《中国儒学》 2019年第1期83-103,共21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6

  • 1曾明珠整理.《儒家与自由主义-和杜维明教授的对话》.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儒家与自由主义》.三联书店,2001年.106页. 被引量:3
  • 2《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自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被引量:1
  • 3《儒学与生活--"生活儒学"论稿》》,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被引量:1
  • 4《儒家思想与当代生活-"生活儒学"论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被引量:1
  • 5牟宗三.《中国文化的特质》,见郑家栋编.《牟宗三新儒学论著辑要-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32-65页. 被引量:3
  • 6吴光.中国当代儒学复兴的形势与发展方向[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1):21-31. 被引量: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