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自我认同的建构:青年游戏文化解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游戏伴随着青年群体的成长过程,技术影响着青年们感知现实的方式,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学校与家庭教育之外,青年理解不同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形式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技术崇拜作为青年游戏审美进路的开端,遵循从"声画空间"到"体验空间"、从"人际互动"到"人机互动"的逻辑,解析游戏文化在青年人群中的重要性。除了自身亚文化属性外,游戏文化带有一种被新技术"加持"过的文化气质,在技术理性与自我主体性自觉间建立秩序,给正在变革中的主流文化注入了新活力。青年游戏文化用温柔抵抗的差异性依附模式,实现对社会关系的维系,以其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进行富有意味的协商,在虚拟游戏与现实互动中逐渐实现自我认同。
作者 王志华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9年第3期337-347,共11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基金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网络传播与虚拟社会管理互推机制研究”(skq201519)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9

  • 1约斯.德.穆尔.从叙事的到超媒体的同一性——在游戏机时代解读狄尔泰和利科[J].学术月刊,2006,38(5):29-36. 被引量:16
  • 2金荣泰(2001).《国中生电子游戏经验与攻击行为、攻击信念之关系研究》.台北中正大学犯罪防治研究所. 被引量:1
  • 3李曜安(2004).《儿童与青少年的媒体使用经验:在网路出现之后》.新竹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 被引量:1
  • 4林鹤玲,郑芳芳(2004).《在线游戏合作行为与社会组织:以青少年玩家之血盟参与为例》,http://tsa.sinica.edu.tw/Imform/filel/2004meeting/paper/CA-1.pdf. 被引量:1
  • 5骆少康,方文昌,魏志鸿,汪志坚(2003).《线上游戏使用者之实体人际关系与社交焦虑研究》,http://www.ckire.edu.tw/-net/tanet2003/pdf/G3/9740.PDF. 被引量:1
  • 6特克,S.(1998).《虚拟化身:网路空间的身份认同》.谭天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被引量:1
  • 7杨可凡(2001).《网咖使用对青少年的意义研究:传播乐趣经验与社会性使用分析》.http://www.ccu.edu.tw/TANET2001/TANET2001_Papers/T114.pdf. 被引量:1
  • 8CNNIC(2008).《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被引量:1
  • 9Cronhach, L. J. (1951). Coefficient alpha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s. Psychometrica. 16 (3). 被引量:1
  • 10Fromme, J. (2003). Computer Games as a Part of Children's Cul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Game Research. 3 (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