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思想史语境中德国小说观念的现代转型——以德国早期浪漫派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回应为中心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1800年前后德语文学小说观念的现代转型及与当时思想语境的关联。由诺瓦利斯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评价的变化出发,文章首先探讨歌德与以诺瓦利斯、弗·施莱格尔为代表的德国早期浪漫派小说观念的区别,继而分析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与诺瓦利斯的《海因里希·冯·奥夫特尔丁根》两部小说在主人公气质、爱情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最后把歌德与诺瓦利斯小说文本形态的差异纳入作者教育观念的差异之中进行考察。概言之,德国小说观念的现代转型不是单纯的文学现象,歌德和浪漫派小说中截然对立的人格是以内在性为导向的德国教育观念的缩影,它对后来的文学史和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 杨明强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1年第2期181-196,共16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基金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存在论诗学与魏玛文化危机研究”(19BWW061)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1

  • 1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6页. 被引量:57
  • 2诺齐克 何怀宏译.《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56页. 被引量:37
  • 3阿多诺 王柯平译.《美学理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7页. 被引量:55
  • 4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被引量:79
  • 5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被引量:45
  • 6哈贝马斯 曹卫东 译.《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81页. 被引量:4
  • 7马尔库塞.《现代美学析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被引量:5
  • 8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第1页. 被引量:4
  • 9霍克海默.《传统的理论与批判的理论》 被引量:1
  • 10Jürgen Haberrmas,"Introduction:Some Difficulties in the Attempt to Link Theory and Praxis",in Theory and Practice,trans.John Viertel,Boston:Beacon Press,1974,pp.11-12. 被引量: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