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的重要性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是现代化大工业的产物。本文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进行了探讨,重点指出了实行学分制的重要意义。各高等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改革课程量体系、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实行弹性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作者
李晓霞
机构地区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出处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6-58,共3页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素质教育
学分制
教学管理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4
1
江让美.
高校学分制探讨[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1):17-19.
被引量:3
2
刘树海,陶永玲.
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职业教育研究,2006(8):12-13.
被引量:5
3
陈向阳.
对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2006(11):31-32.
被引量:5
4
韦健涛.
高职高专实施学分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柳州师专学报,2006,21(4):77-78.
被引量:8
5
王晓江,翟轰,张彬,卢庆林.
高职工科院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职教论坛,2007,23(03X):21-23.
被引量:22
6
王承宽.
关于实施学分制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7(21):43-45.
被引量:5
7
杨黎明.
职业院校学分制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13):6-11.
被引量:16
8
胡慧芳.
高职院校实行弹性学分制的研究进展[J]
.职教论坛,2008,24(12):15-18.
被引量:12
9
陈雁.
高职院校学分制下的课程管理[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36):54-54.
被引量:2
10
马赛,郝智秀.
学分制在哈佛大学创立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兼论美国学分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J]
.高教探索,2009(1):70-75.
被引量:58
引证文献
7
1
王帅.
高校管理选择学分制的重要性[J]
.青海师专学报,2008,28(1):79-81.
被引量:2
2
李徐东,徐克敏,刘立超.
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石油教育,2010(4):37-40.
被引量:4
3
白廷国.
高职高专院校学分制改革过程中的挑战与对策[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7):61-63.
4
徐佩.
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技投资,2013(A35):449-449.
5
岳健.
学分制下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难点问题和对策[J]
.亚太教育,2015,0(25):186-186.
被引量:1
6
段俊毅.
高等职业教育中“学分制”改革的现实意义探究[J]
.职教通讯,2017(20):49-51.
7
段俊毅.
高等职业教育中“学分制”改革路径探讨[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3):89-9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刘凤臣,宋作忠,韩鹏.
建立适应学分制教务管理体系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217-217.
被引量:2
2
金仲品.
学分制在高职院校实施的必然性及其问题与对策[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1,0(1):36-39.
被引量:3
3
张默琳.
关于完全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探讨[J]
.考试周刊,2018,0(4):28-28.
被引量:4
4
罗鸿.
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淮南联合大学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18,0(28):4-6.
5
丁春,操海国.
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
.科教文汇,2019(4):117-119.
6
彭朝阳.
学分制下高职院校选课问题与对策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20,0(2):54-55.
7
王帅,刘足娣.
学分制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22(3):77-80.
被引量:2
8
刘凤臣.
建立适应学分制教务管理体系的探讨[J]
.魅力中国,2010,0(3X):22-23.
1
刘海蓉.
论“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的创新之路[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1):30-31.
被引量:4
2
刘成娟.
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8(5):91-94.
被引量:8
3
蒋翅辉.
高职院校学分制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及其优化[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7(1):106-107.
被引量:2
4
王云凤.
高职院实行学分制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91-92.
被引量:1
5
李蔺田.
职业教育的演变及其经验[J]
.教育研究,1986,7(4):60-67.
6
杨呈胜.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现代化问题初探[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6(2):89-90.
7
王大鸢.
高职教育学分制的探讨[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1):33-36.
被引量:18
8
关宇霞,王志洲.
学分制下中职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4):10-11.
被引量:1
9
杨克军,王玉凤.
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60-62.
被引量:12
10
刘成娟.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做法[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2(3):29-32.
被引量:3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