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生产和创造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城市日常生活空间是人们以物质、文化为原料生产和创造的各种场所,它们承载着城市入的社会生活,比如日常交往、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休闲娱乐、购物消费等活动。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类似一个生命体,文化、精神是灵魂,钢筋、水泥、石块、砖头等物质材料是这个生命体的构成部分。有了灵魂,城市日常空间才变得鲜活、有生命;若丢失了灵魂,就会患上"城市病"。资本主义以追逐利润为目的,单纯凭借物质材料批量生产出来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是异化的、患有"城市病"的。中国特色的城市日常空间应该是人文空间,蕴含着文化设施和生命文化,应当成为人们以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念为精神原料,以钢筋、水泥等为物质原料,创造、建设出来的艺术作品般的美好家园。
作者 潘可礼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102,共7页 Academia Bimestri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任务项目"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论"(项目号:14JD710007)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4

  •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7,57-58,58页. 被引量:1
  • 2Karel Kosik, Dialectics of the Concrete,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76, p. 4d.. 被引量:1
  • 3Henri Lefebvre, Ever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Trans. by Sa- cha Rabinovitch, London, 1971, p. 21. 被引量:1
  • 4刘怀玉著..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448.
  • 5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1, pp. 182 - 183, p. 30, p. 42, p. 422, p. 422. 被引量:1
  • 6张天新,山村高淑.丽江古城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4):467-473. 被引量:18
  • 7德波拉·史蒂文森.《城市与城市文化》,李东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55-60页. 被引量:3
  •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被引量:341
  • 9《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第278页,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被引量:2
  • 10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I , Verso,1991, pp. 201 -20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132

共引文献448

同被引文献44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2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