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妊娠期梅毒患者的临床治疗对母婴预后的影响,以期降低先天性梅毒新生儿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选取妊娠期梅毒患者98例,根据临床诊断及患者孕期情况,将患者分为三个组,孕早期发现及时接受治疗的患者(孕16周以内)为Ⅰ组36例,孕中晚期发现进行治疗的患者(16周以后)为Ⅱ组34例,分娩时或临产前发现梅毒感染未作相关治疗的患者Ⅲ组28例。对于Ⅰ组和Ⅱ组患者进行肌内注射青霉素治疗,青霉素过敏者采用口服红霉素代替治疗。结果:不同治疗组间Ⅰ组、Ⅱ组、Ⅲ组患者的早产率、新生儿死亡率、足月正常儿和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发生率均出现依次升高趋势,且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患者的早产率、新生儿死亡率、足月正常儿和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发生率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组比较,Ⅱ组患者的早产率、新生儿死亡率、足月正常儿和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发生率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患者分期越严重,对于妊娠结局影响越大。与潜伏期比较,Ⅰ期、Ⅱ期患者的早产率、新生儿死亡率、足月正常儿和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应及早进行梅毒筛查和治疗,可降低妊娠早产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对于母婴预后有积极影响。
出处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4期3042-3043,共2页
Jilin Medical Journal